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大豆及油料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員殷瑞鋒作了《中國大豆市場展望》的報告。
殷瑞鋒:未來10年中國大豆生產基本穩定,消費量和進口量增速放緩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殷瑞鋒副研究員表示,2020年中國大豆產量、消費量、進口量都創歷史新高。生產方面,在大豆振興計劃、大豆生產者補貼、耕地輪作補貼等政策支持下,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第5年增加,2020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1.48億畝,總產量1961萬噸,5年累計面積增長44.8%,產量增長58.6%;中國大豆消費量達1.17億噸,比上年增長14.8%,也創新高,其中大豆壓榨消費需求基本靠進口滿足;由于生豬養殖持續恢復且養殖效益較好,飼用豆粕需求大幅增加,中國大豆進口量首次突破1億噸,其中從巴西進口6428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4.1%,從美國進口大豆數量比上年增長52.1%,達到2589萬噸,占25.8%,從阿根廷進口746萬噸,占7.4%;國內外大豆價格均經歷了較大幅度上漲,國產大豆期現貨價格總體呈上漲趨勢,黑龍江產區食用大豆年均價每噸4853元,同比上漲35.7%,大連商品交易所國產大豆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年均價每噸4662元,同比上漲38.5%,美國CBOT大豆期貨主力合約收盤年均價每蒲式耳953.1美分(350美元/噸),比上年上漲7.2%。
殷瑞鋒認為,2021年中國大豆消費量將繼續增加。生產方面,由于玉米種植比較效益優勢突出,玉米擴種需求強烈,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為1.4億畝,較上年有所下降,單產穩中略增,總產量預計達1865萬噸,比上年下降4.9%;消費方面,中國大豆消費量1.18億噸,較上年增長0.7%;貿易方面,2021年是中國執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第二年,預計自美國進口大豆將繼續增加,預計中國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增長2.2%;價格方面,受全球大豆供應偏緊影響,國際大豆價格預計高位震蕩,國產大豆價格不具備大幅下跌可能。
殷瑞鋒也表示,展望未來10年,中國大豆供給仍需要依靠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總體將呈現如下特點:一是種植面積先減后增,在大豆振興計劃等政策支持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保持在1.4億畝左右,單產穩步提高,總產量以0.7%的年均速度增長,預計總產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1979萬噸和2087萬噸;二是中國大豆消費量繼續增加,其中壓榨消費增速放緩,隨著人民富裕程度的不斷提升,中國對肉蛋奶等畜禽產品和豆制品的需求繼續增長,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將進一步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持續優化,養殖業和飼料工業保持對大豆的旺盛需求,預計未來10年中國大豆消費量年均增速0.9%,2025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1.22億噸和1.27億噸;三是飼料用大豆保持以進口為主的格局,大豆進口量居高難下,預計未來10年大豆進口量年均增速1.0%,低于過去10年的年均增速7.4%,2025年和2035年將分別達到1.04億噸和1.1億噸;四是國內生產能夠保持食用大豆基本自給,受產量增長有限和種植成本增加支撐,價格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有一定波動。
來源:大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