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7月2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根據2019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該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糖果制品、酒類、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8類食品677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0批次,檢出微生物、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通報顯示,有5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超標問題,分別為:河源市廣晟百貨有限公司凱旋分店銷售的標稱惠州市老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優質生粉、廣州市白云區松洲利琳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東莞市興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初麥煉乳吐司面包和3+2雙重夾心吐司面包(煉乳+黑米醬)、深圳市人人樂商業有限公司和成世紀超市銷售的標稱東莞市欣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鮮吃小米蛋糕和千羽黃油鮮奶蛋糕,這5批次樣品均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用以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反映食品的新鮮程度和衛生狀況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根據《GB 7099-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中要求,糕點、面包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000,M=100000CFU/g的規定。
還有4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昆山潤華商業有限公司中山小欖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森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口袋蛋糕山楂味、口袋蛋糕藍莓味和口袋蛋糕芝士酸奶味、潮州市湘橋區美倫超市銷售的標稱揭陽市港榮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抹茶蒸蛋糕,這4批次樣品均檢出丙二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濕性好,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和化妝品工業中。在食品工業中,丙二醇是一種優良溶劑,可將防腐劑、色素、抗氧化劑等難溶于水的食品添加劑溶解于其中,再加入食品;丙二醇有較強的吸濕性,對食品有保濕和抗凍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丙二醇的功能為穩定劑和凝固劑、抗結劑、消泡劑、乳化劑、水分保持劑、增稠劑,糕點中丙二醇的最大使用量為3.0g/kg。
另外還有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湛江市霞山昌大昌超級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湛江冬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白砂糖,該樣品檢出色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食糖的品質指標之一,主要影響糖品的外觀,是雜質多寡的一種反映,也是生產工藝水平的一種體現。《白砂糖》(GB/T 317-2018)中規定一級白砂糖的色值要求≤150IU。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責令經營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同時要求相關各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應將相關情況記入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并按規定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相關信息。
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