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記者從全省2019年聚焦深度貧困縣發展生態雞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省生態畜牧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日前印發《聚焦深度貧困縣發展生態雞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并與15個深度貧困縣簽訂工作責任書。
方案明確,根據深度貧困縣產業發展需要,立足區域資源實際,在從江、劍河、正安、紫云、三都、羅甸、錦屏、榕江、沿河、赫章、納雍、威寧、水城、冊亨、望謨等15個深度貧困縣105個鄉鎮發展生態雞養殖,力爭到2020年,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萬戶4萬人以上實現脫貧。
方案提出,各地要充分發揮生態雞養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嚴格按照“村社合一”要求建立建強生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合作社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的全覆蓋。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選擇脫貧成效持續、資金運行安全、農戶參與積極性高的利益聯結機制。其中,西秀區金雞農莊“托五放七”養殖模式、劍河縣“雙零”林下養殖發展模式成為推廣典型。
據悉,省生態畜牧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深度貧困縣生態雞產業專項資金支持,鼓勵龍頭企業采取統一雞苗供應、統一飼料供應、統一疫病防治、統一保險支持、統一回收銷售“五統一”管理模式,推動所在深度貧困縣生態雞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市場化發展,有效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生態雞產業具有發展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帶動大的特點,以深度貧困縣為主攻區域發展生態雞產業,是落實產業發展‘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的具體體現,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效增收脫貧的重要途徑。”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集中火力,攻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強力推進生態雞產業發展,助推各深度貧困縣圓滿完成脫貧摘帽任務。(游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