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林勵?胡恒榮 記者朱定榮)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進入門檻低,容易散落分布與城鄉結合部、偏遠鄉村,加工場所臟亂差,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為保障群眾飲食安全,福州市連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食品小作坊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打擊生產條件惡劣、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窩點”力度。
整治行動中,各市場監管所對農貿市場銷售的豆腐、面條、白粿、粉干等農村熱銷食品進行源頭追溯,對農村可能存在食品黑作坊的民房開展暗訪,及時掌握轄區內各個食品作坊具體情況。同時,針對小作坊夜間生產的特點,結合“夜巡查”機制開展黑作坊“靶向”突擊檢查。對于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完全不符合食品安全生產規范的黑作坊堅決予以取締。對于相對符合食品安全生產的無證無照作坊,責令停業整改,引導辦證辦照。
該局嚴格要求全縣農貿市場內經營戶、餐飲服務單位、食品銷售經營戶落實索票索證進貨查驗義務,禁止采購經營無合法經營資質的加工食品。通過在農貿市場粘貼、向各經營戶宣傳發放《關于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的通告》以及公示全縣已取證小作坊名單,推動小作坊自主規范化辦證,對經營信用良好的獲證小作坊,積極引導培育示范點。
執法過程離不開普法,開展主題宣傳和專題培訓也必不可少。不僅召集各鄉鎮食安辦及有關單位召開專題動員部署會,各鄉鎮召集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相關農貿市場經營戶開展專題培訓會。同時開展小作坊專項主題宣傳,提高群眾食品安全意識,鼓勵群眾積極提供線索,舉報黑作坊,落實舉報獎勵機制。
專項行動以來,連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主題宣傳11次,發放宣傳材料1500余份。共巡查相關經營主體65戶次,巡查“問題民房”15戶次,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18份,責令關停黑作坊2戶,責令停業整改3戶,立案查處“黑作坊”2起,其中聯合公安部門搗毀1起涉嫌非法添加禁用物質魚干加工點,抽樣送檢2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