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雄,藏語意為“挑選出來的牧場”。這里草原遼闊,水草豐美,是我區傳統的天然牧場。
隨著畜牧業產業化的不斷發展,當雄縣傳統畜牧業生產科技含量低、草畜矛盾突出、牧民群眾受傳統觀念束縛商品意識淡薄等問題日漸凸顯。
2017年2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在當雄縣調研時指出,“衡量一個農牧業產業化項目好不好,不僅要看規模,還要看項目帶動能力強不強、群眾錢包鼓不鼓。要處理好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與家庭承包經營的關系,結合實際、科學規劃,分清緩急、重點推進,創新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培育壯大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牧業。”
按照吳英杰書記“大膽探索、抓好試點,把更多好經驗好做法向全區推廣,推動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指示要求,當雄縣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發展牦牛產業為基礎,以家庭牧場為運作平臺,以”有身份證的牦牛肉”為品牌的產業鏈為依托,積極探索高效養殖育肥技術,實現了草場生態持續好轉、群眾持續增收的總目標,成為了拉薩乃至全區牦牛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效益好不好,干部群眾來算賬——組建凈土牧場和家庭牧場,打破傳統養殖模式
7月的當雄綠意正濃。伴著泥土的清香味,當雄縣副縣長多吉平措和郭慶村黨委書記達桑又來到了村民貢嘎平措家。女主人嫻熟地打好酥油茶,幾個人圍坐在爐子旁聊了起來。
“我們家以前養了90頭牦牛。如今在凈土牧場郭慶場入股了26頭牦牛,自己養殖了31頭牦牛,剩下的全賣掉了,摘掉了‘超載戶’的帽子。”貢嘎平措掰著手指算了算,“我現在入股當了股東有收入。除此之外還幫著凈土牧場照看寄養的牦牛,一年下來有4萬元的收入。”在過去,由于不懂市場經濟,貢嘎平措家一年僅出欄9頭牦牛,收入也只有5萬元左右。
草畜不平衡、牧民有資產沒資金、合作社專業化程度低……不打破傳統經營模式,意味著將走進一條死胡同。打贏脫貧攻堅戰,如何在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基礎上,將優勢牦牛產業轉化為牧民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成為當地政府的首要考量。當雄縣認真貫徹自治區和拉薩市發展牦牛產業的重要指示,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工作專班,探索建設凈土牧場和家庭牧場。
近年來,當雄縣投入2408.38萬元推進凈土牧場建設項目,在前期進行試點建設的基礎上,由縣凈土牧場公司以2元/畝/年的標準流轉郭慶村13萬余畝草場。牧戶以保護生態為前提,把草畜平衡指標內的牲畜活體稱重后,以每斤20元的價格入股,占有相應股份,獲取分紅收益。對于超載部分,公司一次性買斷。解放出的勞動力由公司根據需求,結合牧民意愿和牲畜養殖經驗簽訂勞務協議,獲取相應報酬,鼓勵剩余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提高家庭經濟收入。
“草場流轉、牦牛入股、牧民入員”,這一試點建設收益到底怎么樣?當雄縣領導干部深入凈土牧場、企業和老百姓家中好好地算了一筆生態賬和經濟賬。
“長期以來,有的牧民家庭條件非常簡陋,卻養著百十頭牦牛,有資產沒資金。”當雄縣政協主席次仁桑玻表示,高寒地區天然草場生態脆弱、產草量低,牦牛生長緩慢、飼養周期長,整體出欄率常年維持在15%左右。
“在凈土牧場養殖的6齡左右的牦牛體重達到500斤以上就可以出欄,比傳統的養殖周期縮短了兩年,出欄體重增加了100多斤。經過我們的測算,一頭牦牛的養殖成本在7000元左右,通過采取精細化切割、反季節上市等措施,一頭牦牛可以賣到上萬元,收益達到3000元。”次仁桑玻說道,“規模化養殖有效地保護了生態平衡,全縣有望在2020年實現草畜平衡這一目標,同時實現百姓增收和企業增效‘雙贏’。”
“全村270多戶村民,大部分都參與入股,積極性越來越高。2018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3000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達桑說,“有了產業支撐,就能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除了發展凈土牧場,家庭牧場也是當雄縣發展規模化養殖的重要渠道。
在寧中鄉堆靈村,家庭牧場主曲嘎告訴記者,以前家里只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畜棚,養殖了151頭牦牛,養殖方式也比較傳統。2017年5月,政府投資20.71萬元修建了標準化的牛圈、飼草庫和防疫室,還打了一口水井。同時,畜牧獸醫站的獸醫也會定期來牧場,為養殖戶傳授、講解養殖新技術,提供牛羊疫病的防治、檢疫。
“通過發展家庭牧場,不僅懂得了經營管理,還掌握了標準化養殖的實用技術。經過短期育肥,每頭平均增重75斤、凈增收2000多元。”曲嘎說道,“自組建家庭牧場以來,逐步減畜累計出欄牦牛67頭。縣凈土公司統一收購出欄的牦牛,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
“按照整組推進、雙戶聯營、單戶經營的模式,全縣組建了18個家庭牧場。2018年,這18個家庭牧場牦牛存欄數4707頭,共育肥出欄960頭,累計增收194.7萬余元。”當雄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邊巴倉覺介紹。
增加科技投入,培育新型農牧民——吸納大學生和當地群眾就業,轉移富余勞動力
49歲的郭慶村村民平措次仁祖祖輩輩都以放牧為生,常年逐草而居。“沒有想到我一個土生土長的牧民還可以在凈土牧場當上員工,每個月有了固定的收入。”平措次仁黝黑的臉龐上堆滿了笑容。
在沒有進入凈土牧場郭慶場之前,平措次仁家養殖了90頭牦牛,每年在固定的季節出欄10頭。“自己放牧的時候總是擔心牦牛的繁殖和銷售問題,現在不用愁了,我把自己家的牦牛在牧場入了股,還成了這里的員工。”平措次仁現在的工作是管理4號牛舍。
凈土牧場郭慶場有4個牛舍,共有13名當地群眾在此就業,包括3名大學畢業生和6名貧困群眾,每個牛舍均配有管理員、監督員和獸醫。“一個牛舍可容納60頭基礎架子牛,這些牛在牛舍里被精心飼養,平均每天可以增重4斤,經過3個月短期育肥體重達到500斤后就可以出欄。”該場負責人阿旺多吉介紹說,“通過短期育肥,不僅實現了牦牛規模化飼養,提高了牦牛肉供給能力,同時也減少了天然草場放牧量、有利于草畜平衡。”
飼草不鮮、本地牧草資源薄弱是影響牦牛育肥的一個重要因素。2019年年初,當雄縣投入資金400余萬元,在凈土牧場郭慶場修建了占地416平方米的集裝化智能牧草生產廠房,牧草周產量能夠達到8—10噸,有效解決了全縣牧草資源短缺的現狀。
“集裝化智能牧草生產項目引進德國先進設備,車間實現了對恒溫恒濕育草的智能化控制,保證了牧草的生長情況和總量,不受氣候的影響。”西藏伊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呂德全介紹,“這些鮮草全部由‘藏青2000’培育而成,其粗蛋白、纖維等含量優于普通飼草,牦牛食用后體內可形成大理石花紋牛肉。大理石花紋越多,表明牛肉越嫩,品質越好,價格也越高。”
西藏伊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施“交鑰匙”工程,手把手培養了兩名當地技術員。拉巴次仁大學畢業后于2018年年初進入凈土牧場郭慶場工作,現在已逐漸熟悉和掌握了智能種植牧草的技術。“在這里,我學會了很多科學養殖牦牛的技術,感受到了傳統養殖與現代養殖之間的明顯差異。”拉巴次仁說道。
當雄縣牦牛產業規模化、科學化發展,增強了老百姓抗風險的能力,也讓群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據介紹,2018年當雄縣牦牛存欄量達28.42萬頭,出欄量達5.83萬頭;1.4萬勞動力中有效轉移勞動力9000多人;農牧民人均收入達15850元,增幅為10.58%。
“以前動員老百姓從高海拔向低海拔搬遷改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擔心離開后放牧不穩定,不是很積極。現在,牧民們得到實惠后,信心十足,沒有一戶不愿意搬遷。”拉薩市副市長、當雄縣縣委書記張正說道。
牦牛有了“身份證”,拓寬了銷售渠道——線上線下銷售相集合,市場前景廣闊
當雄縣作為拉薩市唯一的純牧業縣,傳統散養的牦牛養殖方式簡單、粗放,加之牧民惜殺、惜售,缺少銷售渠道,始終不能實現規模化、集中化養殖。
近年來,當雄縣投資303.66萬元,為全縣滿3齡的27萬頭牦牛佩戴了芯片耳標,通過芯片紀錄牦牛的基本情況,包括高齡、健康狀況、疫苗接種等,并將有效信息收集到牲畜信息庫中,還專門配備了200余人的獸醫隊伍進行監管,實現了對牲畜的有效管控。
2015年,當雄縣根據縣域實際,成立了當雄縣凈土健康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推出了“有身份證的牦牛肉”特色品牌,成功注冊“當雄牦牛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地理標志商標保護”,完成了當雄“有身份證的牦牛肉”SC認證。
2018年,當雄縣銷售 “有身份證的牦牛肉”休閑食品3.5萬余份,年銷售收入達1300余萬元;與北京東城區扶貧工作站簽訂當雄縣“有身份證的牦牛肉”休閑食品供貨協議,預計可帶來經濟效益300余萬元;與中國牛人俱樂部簽訂了為期三年的1億元銷售合同;與環球捕手簽訂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在銷售平臺上線僅4小時銷售額達到120余萬元;與上海餐飲協會簽訂300噸牛肉銷售訂單……目前,當雄縣“有身份證的牦牛肉”成功打入了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高端市場。
據統計,2016年以來,當雄縣共銷售牦牛7162頭,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直接受益群眾2800余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00戶,戶均增收1500余元,實現就業600多人。
正是基于豐富的畜牧業資源優勢,牦牛肉具有“原生態、純天然、全綠色”和品質好、口感好的優點,2018年4月,西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和西藏高原藍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當雄縣聯合實施了“牦牛產業萬戶脫貧致富”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解決1000人就業,輻射帶動牧區1萬戶家庭脫貧致富。該項目是當雄縣創新實行“金融+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科技”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模式的探索新舉措。
只有把產業做強了,市場“蛋糕”才能做大。目前,當雄縣全力推進牦牛產業園申報國家級現代產業園區工作,截至去年底,當雄縣牦牛產業園市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認定已順利完成,并已通過自治區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認定評審。
張正表示,當雄縣正在大膽探索實現雙贏的現代畜牧業改革發展道路,助推具有當雄特色的凈土健康品牌走出去,已經初步闖出了一條牧民增收、牧業增效、牧區增綠的改革新路子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路子,當雄縣有信心和決心把這條邁向全面小康的道路闖成功。(裴聰 廖嘉興 黃志武 格桑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