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周健 李先華 本報記者廖俊杰)“市級局、縣級局在市場監管事業發展中處于重要的基礎位置,要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創造性地做好市場監管和執法工作。”7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肖亞慶出席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第四期市級局、第八期縣級局主要負責人培訓班座談會上提出的新要求。
記者日前在重慶大足區實地采訪了解到,重慶市大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的農村家宴“一條龍”監管創新方式和全市首推旅游“放心消費菜單”就是基層部門通過實踐總結創新提煉出的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管辦法。
重慶市大足區中敖鎮市場監管所正在開展農村家宴”一條龍“現場培訓會
重慶市大足區市場監管局在全市首推的“旅游放心消費菜單”
重慶市大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文川告訴記者:“我們圍繞全市市場監管‘113661’工作思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監管,開門監管,智慧監管,鼓勵大家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管辦法服務民生,服務地方改革發展大局。”
創新農村家宴“一條龍”監管方式
日前,記者來到大足區中敖鎮實地采訪了解農村家宴“一條龍”監管創新方式。
“不銹鋼操作臺、菜板2塊、菜刀2把、健康證是否懸掛。”來自全鎮的21各協管員和“一條龍”經營人員圍在一起,大足區中敖鎮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易光彬手持《農村家宴“一條龍”管理暫行規定》正在逐項對比講解。
談及出臺《農村家宴“一條龍”管理暫行規定》的初衷時,中敖鎮市場監管所所長易光彬表示:“農村家宴由于流動性強,沒有固定場所,加之從業人員不穩定,大部分屬于臨時拼湊起來的,食品安全意識不強,設施設備簡陋,極易出現食品安全事故。”
“《規定》出臺前期,我們召開了承辦人、協管員、群眾代表座談會,充分醞釀,共同探討。遵循兩個主要原則,首先是要從農村、農民實際出發;其次是規定不追求面面俱到,要求簡單明了,具有可操作性。”易光彬說,“任何看起來高大上的、貌似全面的規定,都可能造成不接地氣,落不到實處。”
大足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曾智告訴記者,中敖鎮出臺的《農村家宴“一條龍”管理暫行規定》針對“一條龍”存在的問題和各地方不同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了舉辦者、承辦者、監管者三方責任,就是要把以往的事后監管,變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管,確保“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記者了解到,《規定》分別壓實了協管員、舉辦人、承辦人員的責任。農村家宴舉辦人要提前2天向市場監管所報告、承辦人要提前一天將《家宴“一條龍”經營承諾書》交協管員備案、協管員應提前1天對承辦人原材料采購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協管員要在家宴承辦當天上午10:30前,下午4:30前到現場進行檢查,對承辦人遵守規定情況進行打分,將《管理暫行規定》、營業執照、健康證、家宴備案信息公示卡懸掛于家宴制作現場顯著位置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易光彬說,建立機制,把以前靠監管所一家監管變成全鎮群眾共同參與,如果承辦人員未按本《規定》進行承辦,或者協管員未在規定的時間未到場進行監督檢查,就餐人員或村民可以向中敖鎮市場監管所進行舉報投訴,如果舉報屬實,獎勵現金50元。
天臺村協管員黃通輝在培訓現場告訴記者,新的《規定》讓我們協管員責任心更強,老百姓用餐更有保障,減少了重大事故發生。
記者查詢了《重慶市農村家庭宴席暫行管理辦法》,中敖鎮出臺的《辦法》從業人員要求、設施設備、原材料要求等七個方面進行了細化。比如,將重慶市暫行《辦法》中“具備與家宴制作相適應的設施設備”具體到切菜板2個以上,菜刀2把以上,使用簡易的不銹鋼操作臺。
“一條龍”經營戶吳華利告訴記者:“我本人從事‘一條龍’業務近3年時間,現在新的《規定》出臺了,更加提高了我的責任意識,也考慮了我們承辦人的經濟實力,整個硬件設施不超過1000元,我們也非常愿意接受監管部門和老百姓的監督。”
據了解,目前中敖鎮正在加大《中敖鎮家宴“一條龍”管理暫行規定》宣傳力度,探索建立長效機制,試點推行集中聚餐點建設,鼓勵村、社會力量利用文化活動中心、舊校舍等現有場所,按集中聚餐需求和食品安全規范的要求進行改造,設置功能區間,降低村民舉辦家宴的成本,實現食材的制作保存、鄉村廚師的規范操作等關鍵點的有效控制,不斷加強農村聚餐食品安全的分析研判、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等工作。
全市首推“旅游放心消費菜單”
重慶大足區是著名的旅游區,境內“大足石刻”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據大足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張文川介紹,以往,“天價賬單”“景區宰客”現象在外地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損害了城市形象。為助推大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和開展旅游市場監管工作,為大足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大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行“二三四”工作法,以在“大足石刻”景區推出全市首張“旅游放心消費菜單”為創新工作抓手,進一步推動放心消費創建工作。
張文川介紹,“二三四”工作法主要是指“兩個透明”“三個聯動”“四個監管”。推行“旅游放心消費菜單”明碼標注菜品價格及主輔料的分量,從根源上規避了餐飲業經營者與消費者在菜品價格、分量等多方面的疑惑,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增強了消費者在大足區旅游消費的信心。商家積極加入“旅游放心消費菜單”活動,有助于行業進行自我誠信約束,促進全行業誠信經營和加強食品安全,推動大足區放心消費建設再上新臺階,更好助推大足區“全域旅游”的發展,真正鍛造“放心消費在大足”這一服務民生的“金字招牌”。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指導商家參與“旅游放心消費菜單”公示活動,找準定位,主動融入,立足于實,立足于做,當好市場準入看門人,干好經濟秩序守夜人,做好消費維權守護人,及時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切實履行好消費維權的責任,鍛造成一支“消費維權鐵軍”
記者看到大足區推出的“旅游放心消費菜單”區別于普通菜單,除標明菜品價格,還標明菜品主輔料品種及分量,并上墻公示,做到價格清晰明了、菜品貨真價實,從源頭上杜絕了缺斤少兩、“時令價”“隱蔽性高價”“天價賬單”等現象,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和放心消費。經營者在“旅游放心消費菜單”公開承諾菜品貨真價實分量足、接受消費者在菜品制作現場監督和假(少)一賠五,消費者維權更加明晰化、便利化、高效化。
區市場監管局餐飲科科長黃劍斌介紹,為了擴大“旅游放心消費菜單”的影響力,在管理上形成多部門監管合力。把握好市場準入門檻,建好參與“旅游放心消費菜單”活動經營者的臺賬,確保餐飲店證照齊全,并對各餐飲店的“放心菜單”建立監管紙質和電子臺賬,做到適時更新,對執行良好的“標桿”店,作為正面典型,大力宣傳推廣,一旦發現經營戶有違法經營行為,要依法予以相應處罰,督促其改進服務質量,確保規范經營和誠信經營。
“大足區推出的‘旅游放心消費菜單’讓我們外地來的游客消費更加放心,明白消費、敢于消費,這個舉措值得點贊。”一位來自成都的游客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