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德市食安委印發《2019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對各環節的治理目標和各部門的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部署。
嚴把食品安全每一關
根據《工作方案》,在種植和畜禽養殖環節,治理指標是本地蔬菜、水果、茶葉、畜禽、食用菌等主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水產養殖環節,治理指標是主要水產品養殖環節藥物殘留抽檢合格率達97%以上,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案件查處率達100%。
飲用水環節,治理指標是市縣市政供水管網末梢水合格率達95%以上,瓶(桶)裝水質量安全評價性抽檢不合格樣品檢出率在5%以下。
食品生產環節,治理指標是全市加工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成品糧、食用油、調味品、肉制品、蛋制品、酒類、乳制品、腐竹等質量安全評價性抽檢不合格樣品檢出率穩定在3%以下;原糧衛生抽檢合格率90%以上。食品流通環節,治理指標是通過規范市場流通行為和專項治理,提高食品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意識,促進其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
餐飲服務環節,治理目標是通過強化監管、示范創建、專項治理等多種手段,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進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提升。為此,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和網絡餐飲服務監管,深入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并強化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
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方面,該市將鼓勵和發動社會各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工作,形成全社會共管共治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督促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批發經營者、特定食品零售經營者、重點餐飲服務提供者以及食用農產品批發、配送、特定食品零售經營者、特定餐飲服務提供者上傳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程可追溯數據。同時,強化農村“小餐飲”監管,推進農村“流動廚師”管理、農村集體聚餐申報登記和分級指導等制度,探索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鼓勵農村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公司和農村家宴中心建設。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集中破獲一批大要案,震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同時,該市還將保障緊扣食品安全,嚴格落實進口食品準入管理,嚴格執行進口食品風險監測和監督檢驗計劃;做好食品相關產品監管工作,圍繞食品用塑料包裝、食品用紙包裝、餐具洗滌劑等列入發證目錄的食品相關產品,嚴格市場準入;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加大信用信息公開力度,將食品安全嚴重失信企業及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聯合懲戒范圍;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繆星 黃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