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巧家縣大寨鎮小寨村洪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花椒種植區,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花椒林,陣陣椒香撲鼻而來,郁郁蔥蔥的花椒在陽光的照射下油光發亮。合作社負責人楊洪貴正在把花椒枝條剪下來,工人們忙著把枝條上的花椒摘下來放到背簍里,不一會兒就摘了滿滿一背簍,大家邊摘邊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以前的傳統種植觀念是花椒樹長得越高大越好,不能把枝條都剪了,否則花椒產量肯定要減少。而去年我到重慶江津去‘取經’時,學習到了這種矮化密植技術。去年我就拿出42棵來做試驗,結果產量很高,一串串花椒果掛滿了枝條,花椒顆粒飽滿、色澤好、味道濃郁。采摘時,還可以直接把枝條剪成一截一截的拿去晾曬,工人們只需要坐著就能摘花椒了。”談及運用矮化密植技術種植花椒帶來的效果,楊洪貴很滿意。
據楊洪貴介紹,今年把枝條剪下來,明年的產量會更高。每年采摘花椒時采用主枝修剪回縮技術,回縮修剪后,花椒樹的修剪處會長出新枝條,將其培養成明年的結果枝條,這就是矮化密植技術。
“今年因受到前期天氣干旱的影響,以前用傳統種植的花椒未成熟,以至于今年的矮化密植錯過了窗口期,所以今年的矮化密植花椒只能增加到150棵。明年我計劃把合作社的250畝花椒樹全部進行矮化密植,然后逐步把矮化密植技術推廣開來,讓花椒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楊洪貴信心滿滿地說道。
根據近期的市場價格顯示,今年花椒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低了10—20元,群眾很擔心。楊洪貴卻一點也不擔心,他說:“只要花椒好,就根本不愁賣,我們合作社的花椒在采摘前就有訂單了。運用矮化密植技術種植比傳統種植的花椒要提前20天左右上市,而且采摘效率高,既能保證產量,又能降低成本,所以今年合作社的花椒依然能賺錢。”
“小小花椒樹,致富大產業。”小寨村共有常住人口1146戶39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9戶665人。小寨村最低海拔650米,最高海拔1800米,光熱條件充足,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具備花椒規模化種植的自然條件。據統計,全村共種植花椒3550畝,掛果3000畝、產量30萬公斤,預計產值將達到2000萬元,覆蓋1015戶農戶3553人。目前正在補植補種2500畝,可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495人,預計能使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
“小寨村花椒種植規模大,農戶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這些都給花椒的規模化種植帶來極大便利。以合作社帶動種植,形成規模,統一銷售,形成地方品牌效應,不僅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也打開了銷路和市場。”大寨鎮宣傳委員李敏曉告訴筆者。
小小花椒敲開“致富門”。小寨村花椒種植依托合作社,借助精準扶貧農業產業項目扶持,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一村一品”。同時,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合作社負責收購、加工、銷售和技術推廣,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周邊群眾增收致富,花椒樹成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姜連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