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趙澤 華成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紅河州圍繞“13611”戰略,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全州累計創建省級產業園5個,占全省總數26個的19.3%,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水柑橘”等列入了云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名單,元陽縣13萬畝梯田“稻-魚-鴨”高效種養基地建設項目成功申報國家2018年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陜西海升、聯想佳沃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快速推進。
推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新制定1個云南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屏邊荔枝》和《稻魚鴨綜合種養生產技術規程》等2個紅河地方標準,累計制定推廣運用18個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累計220家企業372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有207家企業或專業合作進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農產品質量檢測合格率99%以上。發展農業龍頭企業399戶,發展農民合作社3284個,入社農戶數20.1萬戶、入社比例為25%;發展家庭農場215個,戶均規模經營面積146畝,17個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第一批示范家庭農(林)場。全州已有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4個、云南省著名商標53個、紅河州知名商標73個。
著力推進“農業+工業”“+互聯網”“+旅游”“+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紅河州工業園區生物加工區、紅河縣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區等7個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彌勒綠色加工中心啟動建設。全州從事休閑農業的經營主體352戶,從業人數9900人,帶動農戶10564戶。彌勒市被認定為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建水縣南莊鎮被列為2018年農業農村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興村強縣行動示范項目實施鄉鎮,建設聚合農業文化旅游元素、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彌勒太平湖小鎮等特色小鎮,以農業特色產業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