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8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第1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調味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7類食品270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和其他指標問題。
3批次飲料和1批次調味品檢出微生物指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飲料和1批次調味品檢出微生物指標問題。不合格調味品為:木壘縣東城馮氏醋醬廠生產的釀造食醋(調味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不合格飲料為:標稱生產企業地址為新疆巴州庫爾勒飛機場路東望飛路南側B區16號的新疆卡利布達喜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飲料不合格。分別為:阿比亞提果味飲料(黑加侖飲料)、阿邁提水蜜桃味飲料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阿比亞提果味飲料(椰果粒飲料)檢出菌落總數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按照國家標準《食醋衛生標準》(GB2719-2003)規定,菌落總數的限量值≤10000CFU/mL;《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GB7101-2015)規定,飲料(固體飲料除外)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2CFU/mL,M=104CFU/mL的要求。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一是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二是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三是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酵母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某些酵母可用于食品加工,但是酵母也可以污染食品,導致食品發霉變質,降低其食用價值。常作為評價食品真菌污染的指示菌。按照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GB7101-2015)規定,酵母≤20CFU/mL。其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污染;二是企業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三是儲運不當。
另3批次調味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還有2批次調味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其中,沙灣縣艾再孜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釀造食醋,生產日期分別為2019年4月25日和2019年05月01日,均為總酸(以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總酸是食醋的品質指標,是反映其特色的重要特征性指標之一。總酸含量高的食醋,滋味柔和、回味綿長,含量低則滋味較差。按照國家標準《釀造食醋》(GB/T 18187-2000)規定,總酸≥3.50g/100mL。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一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偷工減料或制假;二是生產過程控制不嚴;三是包裝不嚴密。
另1批次為庫爾勒豐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雞精調味料,該樣品檢出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二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味精(谷氨酸鈉)和呈味核苷酸二鈉作為雞精調味料的原料,商業部標準《雞精調味料》(SB/T10371-2003)中規定,谷氨酸鈉應≥35.0g/100g,呈味核苷酸二鈉應≥1.10g/100g。其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質量不合格;二是生產過程控制不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2019年第16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