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薛雙艷 記者石巍)今年以來,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要求,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近期,按照廊坊市食安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大城縣于近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行動,守護全縣百姓“舌尖上安全”。
精心部署 落實責任
大城縣結合轄區實際,研究制定了《大城縣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實施方案》,成立了以副縣長鄭金明為組長,縣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同志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領導小組,及時組織縣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及各鎮(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召開了縣食安委全體會議暨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動員大會,對全縣清查治理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方案要求,明確責任,有序開展清查治理工作。
加強監管 嚴查隱患
按照“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原則,該縣要求各職能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找準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從種植養殖、屠宰、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餐飲具集中消毒等重點環節的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兜底式大排查大治理,嚴打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為群眾飲食安全護航。一是種植養殖環節。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對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單位、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全面清查,嚴厲查處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獸藥和“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的違法行為;對轄區所有畜禽養殖場(戶)、飼料獸藥生產經營單位、牲畜販運經紀人進行重點檢查,嚴厲打擊銷售、添加、使用“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的違法行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抽檢品種和數量,強化源頭食品安全風險控制。二是屠宰環節。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畜禽屠宰企業進行拉網式清查,重點打擊私屠濫宰以及生產注水肉、病害肉的違法行為。督促企業落實入場查驗、待宰靜養、肉品檢驗等屠宰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如實做好生產記錄,切實履行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各大菜市場、超市等出售的肉品加大抽檢頻次,對過往已經查出的和疑似的窩點逐一清查,重點整治。三是食品生產環節。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加強對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量大面廣的重點品種生產企業清查,加大抽驗力度,嚴查原輔材料采購、食品添加管理、產品標簽標識、成品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嚴厲打擊違禁使用非食品原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及摻雜使假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嚴厲查處獲證企業生產的不合格產品,對不能確保必備生產條件等違法行為的一律停產整改,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門進行處理,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黑工廠”“黑窩點”和“黑作坊”。四是食品流通環節。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農村、城鄉接合部、校園及周邊、交通干道、旅游景點等場所的食品經營戶進行重點檢查,全面清查許可、經營條件、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索證索票等方面情況,嚴厲打擊無證經營、銷售過期變質、假冒仿冒、“山寨”食品、有毒有害、“三無”食品、保健食品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加大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的檢查力度,督促市場開辦者和入場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著力解決食品市場衛生環境臟亂差、經營不規范、進貨查驗制度不落實等問題,切實消除安全隱患。五是餐飲服務環節。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學校食堂及周邊餐飲單位和網絡訂餐、快餐團餐、農村集體聚餐、承辦重大活動較多的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部位進行檢查,重點查看經營許可、食品加工制作過程、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原料來源及環境衛生等情況,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強化過程控制,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交叉污染等情況進行嚴厲打擊和深入治理。六是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隱患清查治理。縣衛健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是否持證經營,作業場所、清洗消毒設備、生產用水和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餐飲具的出廠檢驗和包裝標識、消毒餐飲具的產品包裝和標簽內容、銷售給使用單位登記以及餐飲單位使用時的索證索票等進行重點檢查。加大集中消毒餐飲具監督抽檢力度,嚴把終端關口,建立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嚴防不合格消毒餐飲具流入市場。
大城縣在排查治理工作中,始終堅持協調聯動、齊抓共管、分工不分家,各部門、各鎮(區)間加強協調配合,加強信息數據共享,實現“無縫”對接,以精準統一信息為基礎,精準發力、精準施策。截至目前,各環節隱患清查單位共計597個,清查出隱患總數114項,隱患整改113項。
突擊檢查 防堵漏洞
在日常監管和專項治理的基礎上,大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大突擊檢查工作力度,近日,由大城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親自帶隊,主管領導組織六個分局和檢驗中心全體執法人員,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力量對轄區餐飲消費環節的食用油、消毒餐具、驢肉及其制品開展了3次專項突擊檢查行動,堵塞安全漏洞,同時???利用快檢設備,對部分餐飲單位進行了快速檢測,確保萬無一失。據統計,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40余人次,集中檢查餐飲單位98家,現場食品快速檢測10批次,針對存在問題的餐飲單位,執法人員通過現場指導的方式對7家單位進行了規范,對19家單位責令限期整改,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同時,還要求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做到守法經營、誠信自律,切實做好餐飲服務這項“良心工程”。
左右協同 營造氛圍
為切實做好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工作,該縣采用“左右協同、上下銜接”的方式,實行日報告制度,每日各責任單位將排查情況匯報給縣食安辦,并確定了專門人員負責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報表及階段總結的上報。縣食安辦每日將各相關部門的治理情況匯總后上報市食安辦,全面做好各部門協同、上下銜接、形成共識,為更好地開展清查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為了加強宣傳,他們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周”廣泛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材料、設立咨詢臺、公布舉報電話等方式,號召群眾積極參與到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工作中來,鼓勵群眾積極舉報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該縣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播報該縣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的措施和成果,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掌握該縣對食品安全隱患清查治理工作的決心和信心,進而引導食品安全工作全民監督、全民共治,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
大城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執法人員在檢查臺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