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朱心潔 記者李黎)2019年,江蘇省張家港市結合全省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一張網”建設要求,率先把食品監管納入全市綜治大網格,在經開區楊舍鎮、樂余鎮進行首批試點。
整合監管資源,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一是科學劃分網格。細分食品網格,試點區鎮由原有的99個食品網格變為695個食安綜治網格,將區內所有食品監管對象納入網格實施直接監管。二是有效整合資源。建立統一的社會治理基礎信息資源庫,將有關部門工作予以整合,納入網格,推動各部門社會治理數據的關聯融合、共享運用,形成各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強基礎配備。統一人員、統一服裝、統一設備、統一車輛,實現定格、定人、定崗、定責、定時。四是推進“紅堡”工程。加強組織覆蓋,推進黨的組織設置與網格劃分精準匹配,實現支部建在網格上,推動食安專家、黨員干部進網格。
建立工作制度,健全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巡查走訪制度。網格員每日對責任網格進行不少于3小時的巡查走訪,實時上傳巡查走訪中發現的問題,并每周進行全面分析,每月進行匯總。建立完善基礎信息臺賬,實現動態實時監控。二是建立事件上報制度。網格員通過日常巡查發現的問題,能現場解決的立即進行處置,不能現場解決的通過張家港市社會治理網格化平臺及時上報。三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將網格化服務管理納入村(場)、社區績效考核內,網格工作的開展情況與網格員報酬相掛鉤。對違反管理規定,造成工作貽誤的,視情節輕重,分別作出相應處理。
夯實工作基礎,確保網格化體系良好運作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食品安全實務培訓,提升網格員綜合業務技能,對培訓合格的同志發放證書,逐步實現基層網格隊伍“一專多能、一崗多職”。二是建立信息平臺。運用網格化社會治理平臺采集各類基礎信息,由網格員通過港城網格通手機APP履行職責、采集信息、報告情況、處置評價,并為群眾提供移動式、一站式公共服務,推動社會治理“一網全面覆蓋、信息流轉閉環、多線協同發力”,推動網格員信息化管理。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食品安全宣教力度,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網格化服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群眾對工作的認同感和支持度,營造食品安全網格化服務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