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立秋,但合肥依舊暑氣逼人。漫步大圩林蔭大道,滿眼標準化的葡萄架,綠意盈盈,讓人清涼。“這個品種一畝只要六棵葡萄樹,日本的品種,以色列的澆灌技術,富含硒,可以按串賣。”在“鮮來鮮得”生態園基地,安徽好七果負責人朱強勝指著一株碗口粗的葡萄樹說,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都市農業向大健康方向發展的需要,大圩正在以標準化為抓手推動“大圩葡萄”提檔升級。
據介紹,隨著近些年創新之都合肥的加速發展,沐浴改革春風的大圩,加速發展都市農業。在政策的扶持下,以葡萄為核心的果園農家樂發展模式不斷“星火燎原”,果農們迎來“大圩葡萄”產業時代的同時,大圩整體環境也煥然一新。2013年,原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大圩葡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除了傳統的巨峰葡萄外,大圩現有夏黑、陽光玫瑰、醉金香、金手指、甬優等30多個早中晚優新品種。”大圩葡萄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圩葡萄的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1000多畝發展到如今的1.3萬畝,葡萄總產量達1.5萬噸,總產值達到3億元。大圩葡萄種植帶來了交通、物流、互聯網、農家樂等都市農業的蝶變,也帶來了大圩田園風光“風景這邊獨好”。
“新型電商可以促進葡萄產業提檔升級。”朱強勝一邊向游客展示手機中的抖音等軟件一邊介紹,今年大圩葡萄銷售仍然結合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搭建了“大圩葡萄商城”小程序,繼續與同城速遞合作,讓合肥市民既可以到葡萄園體驗休閑采摘的樂趣,也可以足不出戶購買葡萄。據介紹,線下將在社區周邊設立站點,推進大圩葡萄進社區、入超市。
近年來,在“大圩葡萄”等品牌的引領下,合肥都市現代農業加快轉型升級,初步形成了環城都市休閑農業、環湖生態農業、環機場規模高效農業和沿路設施農業、沿山特色農業、沿嶺節水旱作農業、沿河綠色農業總體布局。目前,合肥全市蔬菜產量突破300萬噸、肉禽蛋奶水產品總產量突破100萬噸,糧食總產持續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許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