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8月21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糕點、淀粉及淀粉制品、水產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和食糖等7類食品19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和質量指標。
不合格產品中,有3批次糕點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分別為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薛文珍食品批發部銷售的標稱紹興市惠康食品廠生產的狀元糕,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浙江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麗水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寧波市江北慈城莊永大年糕廠生產的天堂百合花水磨年糕,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麗水市藏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薏米芡實糕子,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霉菌屬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淀粉中的霉菌超標可能是由于原料受到污染,或是在生產、存儲、運輸、銷售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當而導致產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價值,并產生真菌毒素危害人類健康。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臺州萬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紅糖,不溶于水雜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食糖的品質指標之一,反映了食糖中不溶于水雜質的含量。不溶于水雜質影響食糖的外觀、口感,雜質中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的物質。不溶于水雜質含量的高低與生產工藝密切相關。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要求寧波、紹興、臺州、麗水等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企業、進口商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紹興、麗水等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9年第32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