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綠春縣滿山遍野的茶樹迎來一年中生長最快的時節。“今年,政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公斤鮮葉補貼1.5元,趁著夏茶發得旺,能多采就多采些。”在綠春縣大興鎮苦么山的瑪玉茶園里,村民高阿芬邊采摘茶葉邊說。
新梢嫩葉迅速長出,在高阿芬和幾名黨員的示范帶動下,茶農們與季節搶時間,趕在秋茶之前,將夏茶采足、采完。“阿芬更懂政策,跟她一起干,我們很放心。”與其他村民一樣,綠春縣綠鑫生態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所在駐地阿迪村的朱呼梭十分信任這位公司黨支部副書記。2018年7月,該公司黨支部成立,現有黨員4名,高阿芬是其中之一,還被選為黨支部副書記。“不管是在培訓動員上,還是政策的宣傳上,黨支部都發揮出了作用。”總經理白冰說。
苦么山瑪玉茶園種植茶葉的歷史已有50多年,茶農以哈尼族居多,粗放的種植方式與采茶、制茶技術讓綠春茶“有質卻無價”。為了改變綠春茶在云南茶產業中的中低地位,針對大興鎮轄區內茶產業組織化程度低、茶園管護標準低、摘茶技術滯后、茶業促增收致富作用不明顯等問題,綠鑫公司引進先進加工設備,聘請專家顧問,以500余畝有機茶園為示范標準園,扶持引導茶農改造低產茶園,組織農戶開展茶葉種植、采摘、管護、增施有機肥等技術培訓,規范和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培訓剛舉辦時,只有幾名特別有意愿的茶農會來參加。”白冰說,自公司黨支部成立以來,黨員作為“明白人”“帶頭人”,動員當地村民積極投入茶產業的良性發展中,現在我們每場舉辦的培訓,參加人數都能達30人以上。
當地的哈尼族茶農因語言和觀念等問題,常常不能透徹了解相關政策,因此,只有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和企業黨支部的引領作用,才能聚合當地力量,共同推進茶產業發展。近年來,在公司黨支部的協調對接下,綠鑫公司積極主動與阿迪村黨總支合作,探索實踐“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黨企共建,在產業鏈上建支部、聚黨員、富茶農、樹品牌,輻射帶動周邊農戶1000多戶、茶園3000畝。如今,越來越多的茶農到綠鑫公司務工,年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500人,帶動農戶增收100萬元以上,形成了“企業增效益、茶農增收益”“組織有引力、干部有威望”的“雙增雙有”局面,促進基層黨建與脫貧致富“雙推進”。
“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種植茶樹、采摘茶葉,才能讓價格賣得更好。”阿迪村村民張明紅和朱呼梭在基層黨支部的動員下,不僅積極參與到培訓學習中,還到綠鑫公司務工,他們將學習到的技術應用到自家茶樹上,生產出的鮮葉價格比以前翻倍了。此外,他們在綠鑫公司每人每年還可以獲得2萬元的工資收入。
今年,苦么山瑪玉茶園已連續3年通過有機茶園監測認證,新產品層出不窮,茶產業的市場化、組織化和適度規模化得到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竭盡全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高全產業鏈附加值,助力農民增收致富。”距離茶園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體驗式茶莊園即將建成,白冰看著周邊云霧繚繞的美景和大片生機勃勃的茶園,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王丹?李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