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鎮雄縣木卓鎮茶卓村云兔養殖場看到,這里的云兔養殖工作井然有序。該鎮黨委負責人介紹說,這里原來是一個閑置的養牛場,占地28畝,2018年改建成云兔養殖場后,當年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21萬元,今年已實現利潤52560元。
面對脫貧人口達8427人的現狀,木卓鎮黨委、政府切實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8年,為全力破解脫貧攻堅扶持措施不精準的問題,該鎮積極探索“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思路,充分調研、認真謀劃,結合茶卓村埂上村民小組閑置的養牛場適合云兔生存生長的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和便利的交通等區位優勢,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將閑置的養牛場改建成占地28畝、年出欄20萬只云兔的養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云兔養殖。
截至目前,云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共投入資金413.6萬元,帶動全鎮貧困人口2424人加入合作社,吸納產業扶貧資金363.6萬元、村集體入股資金50萬元,養殖場已建成廠房5000余平方米,生產車間及加工設備已投入使用。合作社養殖的云兔遠銷四川、重慶等地,每公斤市場價最高達24元,市場前景廣闊。同時,帶動貧困人口5人穩定就業,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21萬元。今年4月以來,共銷售云兔19984只,收入796767元,實現利潤52560元,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專項扶貧產業資金和村集體經濟保值增值的目標。
俗話說“兔兒光禿禿,殺來一碗肉”,意思是每只兔子的肉不多。當問及云兔養殖的前景時,該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每只云兔可養到2.5公斤左右出售,待進入豐產期,這個養殖場每年可實現產值300萬元,可以提供穩定就業崗位10余個、臨時就業崗位5個以上,直接受益群眾2500人以上。屆時,云兔養殖產業將成為木卓鎮的一個特色支柱產業。(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