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8月27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有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包括6批次食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1批次純凈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分別為:標稱銅山區匯澤食品加工廠生產的開心果球,醫藥高新區享易購超市銷售的標稱宿遷香久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鄉吧佬香酥雞爪,贛榆區海頭鎮王虎海產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連云港市凱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芝麻夾心海苔、夾心海苔(炒米)及夾心海苔(巴旦木)3批次產品,贛榆區海頭鎮王虎海產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連云港文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夾心海苔(芝麻味),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標稱灌云縣綠生源純凈水廠生產的綠生源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屬于非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本菌普遍存在,而在潮濕環境尤甚。飲用水中超標可能是由于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等有關。
還有1批次贛榆區青口鎮興旺醬菜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海安市福寶食品廠生產的隴西堂醬腌菜,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防腐劑是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質和營養價值為目的的食品添加劑,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延長保質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不僅規定了我國在食品中允許添加的某一添加劑的種類、使用量或殘留量,而且規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劑在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應超過1。
此外,還有1批次贛榆區青口鎮顧介軍海產品店銷售的標稱江蘇連云港萬家旺水產有限公司生產的阿蓮婆即食泥螺,揮發性鹽基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
揮發性鹽基氮(TVB-N)指動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細菌的作用,在腐敗過程中,使蛋白質分解而產生氨以及胺類等堿性含氮物質。此類物質具有揮發性,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壞的越多,特別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營養價值大受影響。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省局報告。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關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0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