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沈賡前?記者黃永建)在中國推進白酒國際化過程中,與酒一同誕生的酒文化被深度挖掘。而汾酒提出的“文化自信”和“復興之路”,以赤誠的文化情懷塑造著“骨子里的中國”,大膽喊出了“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形象”和“國際汾”。
汾酒釀造工藝與產品展示
在9月19日的第三屆世界酒文化博覽會開幕式上,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與著名文化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教授同臺對話。李秋喜問道:1194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那首《清明》印證了杏花村白酒的崇高地位,近百年來,多少名人志士鐘愛汾酒,既愛汾酒純凈的品格品質,也愛汾酒綿長的文化韻味。王立群先生,能否談談你對汾酒的品質和文化韻味的理解和這首詩更深刻的含義?
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向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贈送原漿酒
王立群答道:酒和文化歷來是密不可分的,汾酒作為中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名酒,更是和文化密不可分。這次來汾陽參加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是向歷史致敬,向歷史和文化的結晶所產生的杰作汾酒致敬。
中國白酒歷史悠久,每個知名品牌必然相伴著同樣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近年來,隨著酒類市場的變化,酒的文化也在變化,如何以文化滋養品牌,成為各大酒企不遺余力研究的課題。汾酒在追尋、重塑中國文化酒的“征途”上,堪稱奠基者、開創者、擔綱者。
正如李秋喜曾強調的:“杏花村酒博會”之所以命名為中國唯一的“酒文化博覽會”,就是要專注于文化,要把文化做到了極致,這是“文化汾酒建設”的方向、宗旨、使命、責任。
中國白酒杏花村論壇活動現場
正是因為有此擔當,“酒博會”文化版塊——2019中國白酒杏花村論壇以“美酒精神 世界大同”為主題,邀請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波等四位嘉賓對中外酒文化內核、中華美酒文化的起源和發展進行深入探討,探索通過中國酒文化創新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路徑。
在打造文化汾酒的“征途”上,2009年是一個重要節點,這一年,“汾酒,中國酒魂”品牌定位的雛形誕生,2010年“中國酒魂信仰理論體系”正式推出,一經傳播,立刻產生轟動效應,并帶動了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回升。
隨后,在“酒魂信仰”和“文化力”的推動下,汾酒一年一個臺階,令同行側目,不僅進了“百億俱樂部”,尤其到了2017年后,其“清香品質”和“文化汾酒”均實現厚積薄發,一舉站到了中國白酒文化的制高點上,成為汾酒對中國白酒文化乃至世界酒文化的獨特貢獻。
本次酒博會及論壇正是在“杏花村共識”和產區引領基礎上,著力解決更加具體的問題,即如何以文化創新推動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汾酒集團也因此成為中國白酒企業中最認真、最全面、最系統地挖掘和整理傳統酒文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