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每年“十一”長假都是消費高峰期,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農產品價格和供應形勢很受關注。記者從全國多地了解到,目前農產品價格整體穩中有降,一些地方蔬菜水果批發價格甚至是5年來最低水平,整個市場也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蔬菜量足價穩
山東壽光,菜農王聰的大棚黃瓜長勢喜人。王聰今年種了4畝黃瓜,比去年增加了1畝,對黃瓜的價格走勢,他也一直在密切關注。他說:“我們這邊跟合作社的協商價格是在1塊5左右。今年價格最高的時候是8月份,價格到了3塊多錢一斤。”
壽光是我國北方蔬菜種植大市,由于之前蔬菜價格較高,當地很多農戶今年都像王聰這樣擴大了種植面積。農業農村部也表示,今年我國北方主產區豆角、菜花、西紅柿、黃瓜等蔬菜,都有不同程度擴種,供給量很充足。而在批發零售端,記者從北京新發地市場了解到,新發地蔬菜目前的加權平均價在1.65元每公斤,而去年同期則是2.35元每公斤。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分析,菜價下降主要有兩大原因:“今年的天氣實際上好于去年同期,冷涼地區基本上沒有出現極值高溫,所以蔬菜整體長勢比較好。另外,今年夏季蔬菜還沒有賣完,秋季蔬菜就已經開始上市,供應鏈銜接上出現了重疊現象,所以使得現在價格比較低。”
水果價格穩中有降
在北京等地,菜價目前已經是近五年來的最低點。而前期價格漲幅最高的水果,“十一”長假前價格也降了不少。眾所周知,冬棗、蘋果、梨、哈密瓜這些主產于北方的水果,在南方一般賣得比較貴。但有深圳市民告訴記者,這些水果價格已經比前段時間降了不少。“一個星期之前,我買的冬棗是18元一斤,20元一斤的也有,現在回落了,是13元一斤。今年蘋果比較貴,兩個月前是10元、11元,新蘋果上來以后價錢就回到8元左右。”
監測數據顯示,進入9月份,全國瓜果批發均價繼續走低。其中,富士蘋果價格環比跌幅接近30%。
農產品市場整體供需兩旺
此外,在多部門表示將在國慶前,組織有關企業再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后,肉蛋類價格也呈現穩中有降態勢。以新發地市場為例,劉通說:“上周我們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可以達到16塊錢一斤,現在已經下降到了15塊5。雖然降幅不大,但是表現出了一個略有下降的態勢。雞蛋價格最近這段時間降幅還是比較明顯,一斤下降四毛多錢。”
從整個農產品市場各參與方的角度看,目前,上游的生產方利潤在下降,但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中間流通環節基本平穩,下游的消費者則可以以相對更實惠的價格消費,整個市場供需兩旺。
劉通表示:“整體的供應形勢是,供應相對比較充足,價格基本上表現出穩中有降的態勢;需求相對還是比較強勁,處在一個集中消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