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脆李秋后管護的關鍵期,不忙不得行啊。”昨天一早,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九臺村的脆李種植大戶陳詩全便在果園里忙碌起來。今年,巫山縣脆李獲得了大豐收,總產量8.7萬噸,產值8.3億元。這讓當地許多農民看到了希望,紛紛投入到發展脆李產業中來,陳詩全就是其中一位。
陳詩全今年43歲,16歲起就在外打工,開過小飯館、做過小攤販、貼過地磚……2017年,在外闖蕩的他看到家鄉的脆李產業逐步發展壯大,于是回村創業,流轉附近村民土地,先后栽種了100畝脆李。
今年,陳詩全種的第一批脆李掛果,賣了7000多元,樹下套種西瓜、南瓜賣了1萬多元。由于脆李還未進入豐產期,這兩年陳詩全還是虧起的,但是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陳詩全算了一筆賬:每年人工工資3萬元,流轉費3萬元,肥水管護費2萬元,一年就給附近村民增收八九萬元。
“明年預計可以掛果2萬斤,收支基本平衡,后年進入豐產期,加上林下套種作物,那就是坐到來錢了。”陳詩全抬起頭看著眼前枝葉繁茂的脆李林,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
原來不起眼的小小脆李,如今變成了當地脫貧致富的“金果子”。記者從巫山縣果品產業發展中心獲悉,目前,巫山縣脆李產業發展面積為23.5萬畝,涉及全縣23個鄉鎮220個自然村。今年全縣脆李總產量8.7萬噸,產值8.3億元。(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