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六盤水市20個國家地標產品中有19個制定了地方標準 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制定率達95%
日前,貴州省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在“世界標準日”之際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六盤水市近3年來共制定國家標準1個,省級地方標準15個,市級地方標準34個,團體標準30個。
其中,2019年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9個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目前,在六盤水市2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有19個產品制定了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制定率達95%。
2018年9月12日,該局正式發布《六盤水市獼猴桃生產技術標準體系》,該體系包含了育苗技術、苗木質量、果園建設等10個技術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體系是2018年1月1日實施新《標準化法》以后第一個市級地方標準體系,也是貴州省第一個向國家標準委備案的市級地方標準體系。此項標準體系的發布和實施,旨在通過構建一套覆蓋全面、配套科學、先進適用的獼猴桃生產技術標準體系,統一規范全市獼猴桃種植企業種植技術,引導企業向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提升獼猴桃產品質量和安全,從而有效促進全市獼猴桃產業快速發展,提升獼猴桃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2018年以來,除已發布的9個地理標志產品地方標準以及《六盤水市獼猴桃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外,六盤水市還發布了GB/T 37178-2018《車用煤制天然氣》國家標準、《水城黑山羊標準體系》團體標準(包含7個標準)、水城春茶標準體系》團體標準(含6個標準)等標準。
據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局還將根據《2019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結合《六盤水農業特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工作要求,以茶、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12個特色產業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業特色產品標準體系制修訂工作;指導六盤水師范學院推進《刺梨白粉病監測及綠色防控技術規程》省級地方標準制定工作;配合六盤水海關推進《水城烙鍋》《水城羊湯鍋》團體標準的評審發布工作;組織開展《地理標志產品水城獼猴桃》標準制定工作;指導玄武巖生產企業制定玄武巖產品系列標準。
另外,根據《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進一步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助推農村產業革命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要求,對已入選2021-2022年貴州省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即《盤州市軟籽石榴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六盤水生姜標準化示范區》兩個項目,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將積極督促項目申報單位按照農業標準化示范建設指南開展示范建設,結合示范項目建設進一步制定出種植前、種植中、種植后到貯運、加工、檢驗等環節的一系列標準,使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納入標準化種植生產和標準化管理的軌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標準體系,實現農產品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過程控制,構建“種植有標準,產品有標志,質量有檢測,市場有監管”的標準化格局,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與此同時,通過推動六盤水市農業標準化工作,使傳統種植(養殖)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通過標準的實施,使生產企業管理能力進一步得到加強,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逐步得到提高。通過標準化示范的推廣,促進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創建特色品牌,以點帶面,輻射帶動,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農產品,為下一步加工企業提供優質原料,推動農業標準化步伐,使六盤水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化向環境過程標準化、質量控制制度化、流通品牌化、經營產業化方向發展,建立高產、高效、優質“兩高一優”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快速培育促進農民收入突破性增長的支柱型農業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助推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