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趙澤瑞)水清草綠繪盛景,平疇沃野展新姿。河套這片熱土,承載著悠悠千年的農耕文明,見證著新時代巴彥淖爾的綠色崛起。
自2018年9月7日“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橫空出世,至今已有一年時間。河套大地正發生著巨變:12家企業53款產品被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制定了130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建成“三品”原料生產基地246.4萬畝,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00萬畝;建成美國金伯利農業示范基地、奧地利埃里希番茄種植基地等29個田園綜合體;“天賦河套”榮登2018年度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二名……
天賦河套品牌形象
天賦河套 天賦在此
巴彥淖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獨有的聲譽,“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離不開其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
巴彥淖爾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天賜恩養;
巴彥淖爾地處北部高寒干旱地帶,卻有黃河支流水系提供充沛水源,天然灌溉;
巴彥淖爾地處黃河‘幾’字灣的最北端,其河套地區是黃河沖積平原,天賜沃土;
巴彥淖爾溫差大,日照長,有效積溫時間長,降雨量小,蒸發量大,滋味天成;
巴彥淖爾擁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地形,適合多種形態的農業牧業,地形天成。
美麗的巴彥淖爾
黃河過境345公里,經過兩千多年的挖掘、疏浚,巴彥淖爾人馴服了桀驁不馴的黃河,開鑿了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溉工程,歷史上經常決堤泛濫、為害一方的黃河變成了灌溉千萬畝良田的黃金水系。
巴彥淖爾農民依地形地貌不同,優選良種,種植不同的農作物,遵循四季節氣時令,承襲遠古農耕文明,融匯現代科學技術,打造塞上綠色有機食品庫。
巴彥淖爾人不僅創造了悠久的牧養草原文化,也創造了生態閉鏈循環養殖模式,以整個養殖全產業鏈貫通飼草種植、加工、繁育、育養、屠宰、廢物發電等環節,保障產品高品質。
基于優質的初級農產品原料,巴彥淖爾在脫水蔬菜、葵花籽、有機奶、雪花面粉、河套酒等領域發展了各自的核心配套加工技術,在全國樹立了行業翹楚的聲譽。
在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和養殖方面,巴彥淖爾已經普遍建立起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運營上,建立了市分管領導管理+國有企業運營的架構。
善弈者謀局 一子落而全盤活
“天賦河套”品牌的創立和發展,深刻改變了巴彥淖爾農牧業發展模式,推動全市整體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品牌戰略已初見成效。巴彥淖爾市委、政府高度重視“天賦河套”品牌建設,主要領導親自謀劃、親自推動、親自為品牌代言,各地各部門通力協作,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形成了推動“天賦河套”品牌建設的強大合力。一年來,從“單打獨斗”的家庭分散經營到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全產業鏈發展;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土特產到統一規格、統一包裝、統一品質的高檔商品,“天賦河套”品牌帶動河套優質農畜產品實現了質的飛躍,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綠色轉型,實現農牧業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巴彥淖爾市委書記常志剛為天賦河套代言
巴彥淖爾市委、政府科學把握河套農業發展脈搏,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系統思維頂層設計,重磅推出“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一周年來,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找尋到了把農業優勢轉化為生態優勢、產業優勢的綠色發展之鑰,未來必將行穩致遠。
“天賦河套”讓農牧業供給側 結構性改革碩果累累
麥浪翻滾、田野鋪金。7月份,兆豐面業20000畝有機小麥喜獲豐收,并通過了歐盟、美國和中國有機認證,這就意味著要經過683項指標嚴苛的監測。
金秋時節?麥浪滾滾
“天賦河套”品牌就是要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優化農牧業生產布局,做大做強六大特色產業,推動河套名優特農產品提檔升級,邁向高端市場,從而有效提高農牧業經濟效益,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統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科學編制糧油、肉乳絨、果蔬、蒙中藥材、飼草、生物質能等六大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全產業供應鏈輸出、全過程標準化追溯、全區域品牌化運營等“七大”體系,整合引進國際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營模式,依托已建成的29個田園綜合體積極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所有的進程都在為打造“天賦河套”品牌這個百年大計打基礎。從追求“畝產效益”到“畝均效益論英雄”,在綠色興農的道路上不斷變革創新,通過“天賦河套”品牌引領、規模化經營、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精深加工等綜合措施,趟出了一條推動農牧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
放牧
從建設“天賦河套”品牌開始,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就把提升產品品質作為品牌建設的第一要務,在農業生產中首先推進農畜產品品牌化體系、標準化體系、可追溯體系“三大體系建設”,以及農牧業生產上的“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動,確保讓好產地持續產出好產品。無論“天賦河套”品牌拓展到哪里,無論外部條件發生怎樣的變化,品質始終都是不變的追求,努力把最安全、最優質、最美味的巴彥淖爾農畜產品獻給消費者。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培育和引進了恒豐、河套酒業、中糧、伊利、蒙牛、圣牧高科、魯花、小肥羊等一大批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了糧油、肉乳絨、果蔬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依托這些優勢特色產業,巴彥淖爾市通過政策扶持、機制創新、典型帶動,不斷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
目前,全市通過引進、培育、整合等形式,扶持壯大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產業化龍頭291家,通過訂單契約型、服務協作型、股份合作型等9種農企利益聯結方式,全市農企利益聯結覆蓋率已經達到80%以上,輻射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20萬戶農牧民進入產業化經營鏈條。
一年來,巴彥淖爾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促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振興,開啟了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巴彥淖爾特色農產品搭上“一帶一路”快車,走向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持續優化市場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促進巴彥淖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巴彥淖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筑牢底線、服務大局,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大市場監管的綜合效能,將全面踐行“六個著力、六個當好”使命職責;統籌抓好“十大重點任務”;努力夯實“六項基礎建設”,提升監管保障能力。
農畜產品加工車間
抓好“十大重點任務”,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抓好“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保護。配合推動“天賦河套”標準化研究院建設,實現“天賦河套”產品有標可依,突出抓好綠色優質農產品、農資等產品的質量提升,促進綠色產業健康發展。并抓好“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加大“三進三出三聯”(三進: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三出:政府出政策、部門出標準、監管出措施;三聯:農商互聯、南北區域電商互聯、跨境電商互聯。)舉措的落實,建立完整實用的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制度體系。嚴格抓好“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力促五原縣、磴口縣年內通過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驗收,積極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專項整治行動,提升地區綠色產業發展水平。抓好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增加檢驗檢測項目,加強人員培訓和人才更新,不斷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做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把雙隨機抽查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相結合,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抽查概率,積極推動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
8月23日,巴彥淖爾市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巴彥淖爾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簽訂“天賦河套”團體標準研究應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應用標準化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助推巴彥淖爾產業轉型升級,強化以“天賦河套”為引領的綠色優質高端農畜產品質量提升。
巴彥淖爾市委書記常志剛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邱月明共同為天賦河套聯合質量管理中心揭牌
????9月7日,在第三屆內蒙古農畜產品(巴彥淖爾)國際博覽會暨“天賦河套”品牌發布一周年“百城千店萬柜”工程啟動系列活動現場,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巴彥淖爾市政府簽訂了支持巴彥淖爾綠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建立“蒙字標”與“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對接機制、服務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公用品牌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巴彥淖爾市實施“標準化+”提升行動、強化“天賦河套”公用品牌推廣、支持巴彥淖爾市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支持巴彥淖爾開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推動巴彥淖爾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巴彥淖爾市政府岱慶格日樂副市長和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副巡視員馮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巴彥淖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趙永君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更是推動市場監督管理工作邁向高水平的必然要求。市場監管部門要堅決落實巴彥淖爾市委提出并實施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重大戰略,全面打響“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積極響應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為實現“塞上江南、綠色崛起”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