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發展,當今的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得飽”、“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在今日舉辦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通過多種措施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增加更多的綠色優質農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這兩年,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旋律。農業農村部堅持質量和綠色一起抓,統籌推進。” 魏百剛表示。
在質量興農方面,魏百剛介紹,農業農村部聯合6個部門在今年2月份印發了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對實施質量興農戰略作出了具體安排。在突出抓好標準化生產方面,農業農村部建立了一系列農業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制定農藥殘留的行業標準超過1.5萬項。“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這些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去操作,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就能得到保證。” 魏百剛說。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全面建立國家省地縣4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3.7萬個企業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注冊,納入管理的農產品都有了“身份證”,消費者和經營者只要“掃一掃”就可以了解到產品的“前世今生”。
在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方面,魏百剛表示,今年1-9月間,新認證綠色食品產品11998個,有機產品319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55個,總數超過4萬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據魏百剛介紹,農業農村部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大力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增加到175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現585個畜牧大縣全覆蓋,利用率超過70%;推進耕地輪作試點規模保持3000萬畝以上;認定第二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在浙江、海南進行整省推進。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把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讓人民群眾從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當中更多獲益。” 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持續實施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推進農業全程標準化,嚴格農業生產過程管控,加快健全覆蓋全環節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讓農業經營主體有章可循、有標可依;加強質量監管,深入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加快構建從產地到市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快綠色科技創新,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載體,著力推進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支撐體系建設,建立農業綠色發展觀察試驗站,集成推廣綠色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