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 連待待 戴正聰) ?如何將浙江省名優產品通過浙商市場推向全國,進一步打響“浙江制造”的名聲?怎樣豐富浙貨流通渠道,為“走出去”提供新載體?日前,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義烏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浙江省第六屆省外浙商市場采購浙貨對接會(以下簡稱對接會)與第25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同時開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出席開幕式,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李學忠宣布開幕。
打造升級版浙江市場
眾所周知,浙江商品市場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在省外,由浙商創辦的市場同樣規模龐大——從 “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場”,省外浙商市場作為浙江市場的延伸,已如大樹的枝葉一般在全國生根發芽。這些浙商市場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將浙江產品帶出了浙江,走向了全國,擴大了浙貨銷售的渠道,對浙江區域產業鏈的延伸、浙江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5000多家浙商創辦的專業市場,500多萬浙商經營戶活躍在省外,這些省外浙商市場銷售的日用商品70%來自浙江,每年帶動約3千多億元的浙貨銷售。
如何將這些寶貴的資源優化配置、聚合發展?圍繞此題,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不斷發力——從設立省外“浙貨市場浙貨營銷中心”,到推動省內外市場加強浙貨營銷戰略合作,再到鼓勵省內浙商首次航積極外拖延伸……
省外浙商市場采購浙貨對接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些市場對拉動浙江產品銷售、推動浙江制造業的提升發揮著關鍵作用,鑒于此種背景之下,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意在加強省內省外市場對接,發動省外浙商的力量,帶動浙貨外銷,助推浙貨的外銷和延伸”,浙江省市場協會負責人在對接會上表示,“于是將省外浙商市場請回來,到省內市場采購的‘省外浙商市場采購浙貨對接會’便應運而生。”
?
五年對接成績斐然
據了解,自2014年開始,“對接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每一屆都取得了累累碩果,延續和擴大了“對接會”的參與度,引進了大批浙商參與,進一步擴大了浙江產品影響和銷售渠道。
2014年,首屆“對接會”在海寧中國皮革城舉辦,參展項目以省內服裝服飾為主,達成交易意向協議1100多個,活動期間意向成交額3億元。第二屆對接會于次年在海寧召開,對接的類目由服裝服飾拓展到小商品、日用品以及珠寶等,參展市場達到13個,采購商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區域大型經銷商、全國總代理等,共計276家企業參會。第一屆和第二屆對接會的召開,打響和鞏固了對接會的平臺名聲,在合作進一步擴大浙江產品流通渠道的同時,還建立了一個固定、長期和增效的浙江產品供銷鏈。
第三屆和第四屆對接會在內容加強了專業性和針對性,將對接項目轉移到五金建材上,并創新采取直接嫁接第中國五金博覽會的做法,與博覽會同時開幕,同時閉幕,博覽會所有的參展商品,都作為對接會省外浙江商戶所采購,兩者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互促。
去年,為了進一步擴大消費,助推浙貨銷售,第五屆對接會移師義烏,分設“浙江制造———?省外浙商市場采購區”和“義烏好貨———?省外浙商市場采購區”兩個展區,集中展示品質“浙貨”,并邀請了來自全國15個地區的200名專業采購商到場采購,采購商經過挑選,多數規模為上年度百萬銷售額,其中部分商戶上年度銷售千萬以上。此次“對接會”現場采購達成交易額1.5億元,后續意向交易額達5.3億元。
?
“對接會”二度對接“義博會”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對接會繼續嫁接義博會,與第25屆義博會同時開幕、閉幕。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浙江市場的行業領頭羊和精品浙貨的展示窗口。‘對接會’與‘義博會’雙方搭建的優質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互促共進,使‘義博會’成為‘對接會’的大基地、大舞臺,‘對接會’成為‘義博會’的創新點、新亮點。”浙江省市場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體現了精準對接、需求導向、深度融合的特點。
據介紹,對接會圍繞采購商需求和要求,匯集了全省規模最大、數量最齊全的實力小商品企業參展商參展,展會還開辟了“浙江制造”和“義烏好貨”兩個特別專區,為開辟浙貨流通渠道提供新的拓展空間和流通平臺,來自江蘇、山東、遼寧、河南等地的150多位省外實力商戶前來采購。雙方建立省外浙商市場與中國小商品城之間長期的經銷合作關系,進一步擴大浙貨銷售,助力消費升級,能夠有效把義烏特色的小商品和浙江制造推廣到全國,也為省外浙商提供與全國各地采購商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升,全面推進浙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