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張偉?吳國慧)10月24日,2019廣西“桂字號”特產(天津)專場推介會在天津成功舉行。本次推介會由廣西商務廳、柳州市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河池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旨在貫徹落實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讓更多‘桂字號’產品進入千家萬戶”的工作要求,通過2019年天津秋季全國糖酒會良好平臺,進一步加強“桂字號”特產推介,提高“桂字號”特產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加快推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創新升級,打造“桂字號”品牌。國家商務部、天津市商務局、廣西商務廳、河池市、柳州市、桂林市等政府部門領導以及來自京津冀地區和全國各地的采購企業代表、廣西“桂字號”參展企業、相關行業負責人及相關媒體記者共150多人參加了會議。
廣西商務廳秩序處處長朱壘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廣西商務廳深入開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取得顯著成效。一是組織“桂果”、“桂茶”、“桂酒”、“廣西米粉”等“桂字號”特產走出廣西,分別在北京、呼和浩特、成都、深圳等地開展多場產銷對接活動,推動廣西“桂字號”特產加快行銷全國;二是不斷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舉辦2019廣西商品交易會暨“桂字號”系列特產展銷會,通過集中展覽展示、專場推介、洽談采購,搭建“買廣西、賣全國”的產銷對接平臺,推動廣西農特產品與全國各大農產品經銷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三是大力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五進”活動,聯動廣西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區直部門,大力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直供直銷,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市場商超、進企事業單位食堂等“五進”活動。目前,廣西商務廳正在重點打造“桂字號”品牌,加快推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創新升級,通過構建廣西特產行銷全國品牌體系、營銷體系和監測體系,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50個“桂字號”區域公用品牌和100個企業品牌,進一步提升廣西名優特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農民增收和企業增效,助力脫貧攻堅。
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韋祖林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振興桂酒的工作部署,河池市圍繞高質量發展戰略,進一步規范和做大做強做優白酒產業,促進白酒產業振興發展。目前,釀酒產業已經成為河池重要的支柱產業,全市共有23家釀酒企業,規模以上企業4家,產能8.5萬千升,形成了黃、白、紅、清和保健酒齊頭并進、特色突出的五類產業集群。下一步,河池大膽開拓創新,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力爭到2025年白酒產量達6萬千升,產值100億元,銷售收入120億元以上。
柳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唐萬新在致辭中表示,參加2019廣西“桂字號”特產(天津)專場推介會對于加快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推動柳州螺螄粉行銷全國創新升級,打造“柳州螺螄粉”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柳州市將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六個一”工程,圍繞柳州螺螄粉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在充分學習蘭州市推動蘭州拉面產業的先進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不斷的優化產業,努力推動柳州螺螄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桂林市商務局局長王昕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桂林市圍繞打造全球知名品牌目標,把桂林米粉產業發展作為供給側改革和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內容來抓,堅持全產業鏈推進,在政策資金扶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品牌質量、宣傳推動“走出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開展標準化建設,桂林米粉實現了轉型升級發展,涌現出一大批標準化示范企業和星級米粉店;通過深入挖掘桂林米粉文化內涵,申報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恢復打造了桂林米粉老字號;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率先突破鮮濕米粉保鮮技術并獲得國家專利;作為桂林美食閃亮的明珠,桂林米粉逐步成長為香飄全球的網紅食品,成為桂林美食代表性的符號之一。目前,桂林米粉已成為桂林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代表,是城市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范。
會上,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廣西螺狀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三養膠麥生態食療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代表廣西參展企業上臺作推介,北京廣西大廈、上海禮多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代表采購商上臺發言。此外,會上還舉行了簽約儀式。經過會前對接洽談,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和天津盛鴻酒水商貿有限公司、廣西螺狀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百貨集團有限公司、桂林三養膠麥生態食療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禮多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分別達成合作協議,在推介會上成功簽約,意向成交金額超3000萬元。
據悉,全國糖酒會是行業與市場共同創造、共同培育的展示平臺,見證、參與和記錄了中國酒類食品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史,也陪伴了一代代業內廠商和從業者的成長,是一個享譽中外的產銷對接和行業交流平臺。為此,廣西商務廳組織了50余家“桂酒”、“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等“桂字號”企業參會參展,希望借助天津秋季全國糖酒會這個良好的平臺,推動廣西“桂字號”特產行銷全國,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