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10月28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完成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95批次,涉及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類食品,發現不合格樣品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微生物超標、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
2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超標問題。其中1批次為:大慶市龍鳳區華聯尚品超市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健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南瓜玉米糊(生產日期2019/1/1),該樣品檢出菌落總數、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屬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價值,并產生真菌毒素危害人類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 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50 CFU/g。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規定,一個糕點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菌落總數均不得超過100000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000CFU/g。
另1批次為:佳木斯市前進區碗碗香粥鋪使用的餐盤(批號日期2019/6/19),該樣品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可能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一是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二是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三是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導致污染。
3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3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問題。其中,雙鴨山市尖山區麥仕生鮮超市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達仕食品廠生產的綠豆糕(蒸煮類糕點)(生產日期2019/4/14)檢出丙酸及其鈉鹽、鈣鹽(以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丙酸及其鈉鹽、鈣鹽是酸型防腐劑,在酸性條件下,產生游離丙酸,具有抗菌作用,在糕點中添加能夠抑制霉菌及黃曲霉毒素的生長,防止產品腐化變質,延長保質期。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面包及糕點產品中按丙酸的含量計不高于2.5g/kg,只要是在國家規定范圍內嚴格添加,對人體是無害的。
還有,綏化市華辰商貿有限公司倫河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望奎縣新瑞馬鈴薯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粉耗子(生產日期2019/4/12)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硫酸鋁鉀俗稱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叫銨明礬,均為含鋁食品添加劑,常作為食品的膨松劑、穩定劑。長期過多攝入,會對人的思維和大腦的記憶、思考等功能產生危害?!秶倚l生計生委關于批準β-半乳糖苷酶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5年 第1號)》規定,粉絲 、粉條中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等膨松劑需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鋁的殘留量≤200mg/kg(干樣品,以Al計)。
還有1批次為:佳木斯市向陽東區孫家外婆菜館銷售的面條(批次日期2019/8/6),該樣品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常見的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造成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范圍、超量使用該添加劑,或者是在添加過程中未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督促企業進行整改,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及時將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省局報告。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46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餐飲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淀粉及淀粉制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糕點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方便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