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 Cotinus coggygria Scop.)別名 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黃櫨柴、黃櫨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就是該樹種。
黃櫨性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干旱瘠薄和堿性土壤,不耐水濕,宜植于土層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 生長快,根系發達,萌蘗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秋季當晝夜溫差大于10℃時,葉色變紅。
6-7月,果實成熟后,即可采種,經濕沙貯藏40~60天播種。幼苗抗寒力較差,入冬前需覆蓋樹葉和草秸防寒。也可在采種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種。
在中國北方山野的陽坡及半陰坡上,常密集生長著成片的黃櫨,用其作盆景,可在春季黃櫨發芽前的2~3月份,到山野掘取老樁。黃櫨樁經多年砍伐和牲畜啃咬,植株矮小,枝干虬曲,老態龍鐘,容易成形,故掘取老樁,是制作黃櫨盆景的捷徑。黃櫨葉柄較長,葉片較大,經蟠扎、修剪,常制成自然式盆景。
黃櫨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 蚜蟲、 立枯病、白粉病和 霉病等。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根、莖: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肝炎,麻疹不出;枝葉:能清濕熱、鎮痛疼、活血化瘀,可抗凝血、溶血栓、抗疲勞,具有抗菌消炎、退熱消腫等功效,可治療感冒、齒齦炎、高血壓等病癥,對黃疸型肝炎具有不錯的療效,也可用于丹毒、漆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