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榕樹根系旺、枝葉繁、易生長、耐修剪、壽命長,且神奇多變、形態別致,人參榕根部形似人參,形態自然、根盤顯露、樹冠秀茂、風韻獨特,姿態優美,造型美觀,凈化空氣,萬古長青,四季常綠,生長快,好氣性、易生根,抗性強,易造型,塊根豐滿,感觀好,枝干光潔秀麗清雅,又利于塑造、能小中見大,耐陰耐旱,生命力強,養護管理簡單等特點。
小榕樹盆景的培育土壤一般要求是疏松透氣偏酸的黑石粉泥、河沙、建筑用石粉、煤渣等,而且這些培養土較易取得。培養土采用疏松、通水性好的腐葉土,通常園土:腐質土:沙的比例為2:2:1。盆景上方最好放置與盆大小一致的苔蘚,這樣一來是美觀,二來可以排水透氣。
小榕樹盆景一般應放置在通風透光處,要有一定的空間濕度,陽光不充足,通風不暢,無一定空間濕度,植株會發黃、發干,導致病蟲害發生,直至死亡。小榕樹的晝夜溫差不宜過大,要是相差10℃極易落葉死亡。平時要注意放置在透光的地方,在夏季時要注意適當的遮蔭。澆水方法:
小榕樹盆景培植以培養土蓋住根部即可,插樹以深3寸左右為宜。淋上定根水后放置于陰涼背風處養護,地植的用遮蓋物遮陰。澆水可根據天氣狀況而定,保持培養土濕潤而不漬水,漬水過多易造成根部發黑壞死。
成活后的小榕樹如果長期漬水的話,容易出現只長根不長枝干的情況。三伏天兩三天不澆水,樹不會枯死,但一澆水,葉子就會青枯脫落,影響生長。因此水分的管理要見干見濕。水分的不當對小榕樹傷害很大。
用手感覺盆土的干濕情況,應該采取“見干見濕”的原則。不要經常澆水,澆必澆透。澆水過多,時間久了會引起根系的腐爛,使其落葉。小榕樹在北方養護難度較大,家庭要多噴葉面水,增加空氣周圍的濕度。
小榕樹是個喜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濕的樹種。進入到正常護理后,用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
充足的肥料會使小榕樹的枝干長得又粗又長,應該適當地進行修剪,從而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小榕樹在生長期間需要多施肥,但施肥次數過多會對榕樹的生長造成傷害。根據季節的不同施肥量也要有所不同。
小榕樹的萌發力較強,修剪工作可以常年進行,一般在春初疏剪,剪除不需要的交叉枝、重疊枝、對生枝以及枯枝、病枝等。平時可隨時剪去徒長枝,以保持樹形美觀。
小榕樹盆景不宜經常翻盆,以免塊根受傷腐爛,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晚春4—5月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進行翻盆。同時要去掉部分宿土并剪去老根、腐爛根。
普通榕樹具有獨特的“三美”,即氣根美、根蔓美和塊根美。但美中不足是葉片大,同時葉間距離有2.4厘米,樹冠松散。選擇小葉榕作接穗進行嫁接可以改變上述缺陷,形成小型榕樁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