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非洲豬瘟疫苗,我們先看三則消息!
5月24日,中央新聞直播間宣講非洲豬瘟疫苗取得實驗室階段成功;
8月16日,哈獸研非洲豬瘟疫苗發明專利申請獲公布:
8月17日,非洲豬瘟疫苗發明申請專利第一作者,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志高先生,在武漢全國學術研討會做了以非洲豬瘟疫苗為主題的報告!
三則消息互為鋪墊和補充,著實為被非洲豬瘟折磨奄奄一息的養豬業來了一劑強心針,讓處在非瘟陰霾籠罩下的養豬人看到了從迷茫、恐懼、無助中走出來的希望!人們可謂是奔走相告,各大平臺也是不遺余力的宣傳,更有甚者已經為非瘟疫苗上市排了時間表,吵鬧程度堪比農村紅白喜事。此時的養豬業,好似在外受盡了委屈的孩子,能為其撐腰的家長突然出現在面前時,“哇”的一聲在向人們訴說他的委屈和希望。此時,我已經分不清這些聲音是笑聲還是哭聲!
通過國家支持和科學家不懈努力,非洲豬瘟疫苗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確實值得可喜可賀,作為畜牧工作者感到慶幸、驕傲和自豪!
那么,非洲豬瘟疫苗是否如報道所講,研發成果真的達到上市要求呢?
疫苗問題
任何事件,如果我們做不到全面了解,就會影響我們的客觀判斷!在我們過度關注所希望的結果,而事件向該方面發展時,我們很容易忽略事件本身問題,即使問題和利好同在,我們多會選擇相信利好消息!
非洲豬瘟疫苗,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基因缺失型非洲豬瘟疫苗的兩大問題仍然存在。
安全問題
散毒問題
疫苗分兩種,為弱毒苗和滅活苗,又稱活苗和死苗。兩種疫苗都可以產生抗體,其區別不僅僅是抗體產生速度和維持時間,最大的不同是活苗散毒而死苗不散毒,當然死苗不能做到100%滅活時同樣存在散毒風險!
我國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是基因缺失減毒疫苗,屬于弱毒活疫苗。目前,疫苗散毒問題,仍未獲得完美解決方案,疫苗使用意味著產生新的疫源地,存在毒力“返強”等多種未知風險!
重組問題
基因缺失疫苗是把病毒某段致毒基因敲掉,以獲得低毒力高免疫原性的疫苗!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長達170-190kb,編碼至少150多種蛋白,但是超過一半功能未知。在散毒環境下,非洲豬瘟基因缺失疫苗毒同野毒重組成新的基因型是大概率事件,第23種基因型有可能在中國誕生,其造成的潛在影響和風險,短期內我們無法評估!
推廣問題
傳代細胞
傳代細胞,是病毒體外傳代、復制的培養基!哈獸研使用的是無菌豬(SPF豬)原代豬肺巨噬細胞培養的疫苗,由于SPF豬成本過高,只能用于實驗室,無法用于實際生產。用于非洲豬瘟工業生產的傳代細胞,大家都在找,但是目前還未找到!在傳代細胞未找到之前,非瘟疫苗要么價格奇高,要么無法工業生產!
保護率
專利聲稱同源毒保護率100%,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在具體生產中保護率有多高、保護期有多久還有待田間實驗和臨床驗證。
疫苗保護率同機體免疫應答有直接關系,健康的免疫系統是獲得良好免疫應答的基礎。那么,藍耳、圓環等多種免疫抑制性疾病廣泛存在的條件下,非洲豬瘟疫苗能獲得理論上的保護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鑒于非洲豬瘟同樣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會令非洲豬瘟疫苗保護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試問一下,豬瘟、偽狂犬我們還沒有信心做好,難道非瘟疫苗我們一定能做到理論保護率嗎?
疫苗毒和野毒融合的疫源場,如果保護率能達到70%,你能夠接受非洲豬瘟20-30%不穩定性嗎?
成本問題
由于非洲豬瘟的經濟價值和病毒屬性,無論從資本屬性還是技術成本方面,注定了非洲豬瘟疫苗的高成本!如果非瘟疫苗不能像藍耳一樣免費,有可能成為歷史價格最高的疫苗!
綜合因素導致的非洲豬瘟疫苗保護率問題,會傳遞到生產成績上,最終體現的是上升的生產成本,投入與產出比同非瘟前相比上漲在所難免!
藍耳造就了巨大動保市場,非洲豬瘟形成的動保市場恐怕會遠遠高于藍耳,這些成本最終還要分攤在生產成本上!
高價疫苗、較低生產成績和沒上限的動保投入導致的高額生產成本,會讓豬場陷入高成本、低利潤、大風險的境地嗎?
疫苗建議
種豬場
以各種傳染病陰性為榮的種豬場,沒什么理由來增加新病種了吧?如果種豬企業無法通過生物安全防控非洲豬瘟,需要通過疫苗生存,此時你已經失去做為種豬場的資格,還是棄育種做育肥吧!
種豬場不建議也不能打非洲豬瘟疫苗,陰性場是你的唯一選擇!
條件好的商品豬場和仔豬繁育場
非洲豬瘟通過生物安全完全可以防控,條件好的商品豬場完全可以依靠生物安全存活,而不是選擇問題多、高成本的疫苗保護。
仔豬繁育場,其性質所定,若想獲得良好的生產成績、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銷售口碑,棄用疫苗選擇生物安全防控是你最好的出路!
條件好的商品豬場和仔豬繁育場,不建議選擇疫苗保護!
高風險場和育肥場
就不要癔癥了,打吧!
總結
防控非洲豬瘟,疫苗并不是我們的唯一選擇,通過生物安全措施完全可以做到有效防控,希望我們在此方面多努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養殖方式才是我們的最終追求!
在非洲豬瘟疫苗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完美解決時,使用一定要謹慎!
至于打還是不打,要根據豬場情況作出全面評估再定!
“一”起前行,共渡難關!
非洲豬瘟由于有效的預防疫苗還沒上市,也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只能是以前期的防控為主。平時在我們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去執行,做好各項防控消毒工作,盡最大的努力保證養殖場的安全。在養殖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像以前一樣散漫管理,靠天吃飯的思想一定要盡早拋棄,疫情面前人人平等,不會對你有任何的同情心,只要你疏于防范它就會鉆趁虛而入。
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豬。在疫苗沒推出之前,有效消毒、堅決切斷和提高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依然是最靠譜的選擇。
當疫苗出來的時候,意味著風險消失,暴利就在眼前。那時候,母豬和仔豬真的可能搶不到了。如果能在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復養,堅持到出欄或者疫苗上市,那你就是今年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