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村各地都在號召可持續發展,今年查禁止焚燒秸稈的力度也很大。而在農村進行更久的一項工作,那便是農村的查治違規養殖場的工作。養殖是農業的一部分,也是農民的另一大主要收入來源。可是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大,農民生活得環境會變得更糟。當禁養命令下達之后,是要關停農村全部的養殖場嗎?農民別怕,這3種情況很安全,不會被查封。
養殖場要建設在禁養區外
環境問題是國家一直在強調的問題。農村是一個天然的寶庫,為了加強環境的保護,國家在農村的某些地區都設有專門的禁養區。禁養區的意思是在這個區域內不能有任何的養殖場。所以說在農村如果有想做養殖行業的,在建設場基地前一定要做好相關的調查,看是否自己規劃的場地在禁區內,否則養殖場只能會被強行拆除,后果也只能由自己獨自承受。
符合排污標準
農村的養殖場若是不符合排污標準,就肯定會被查到然后強制關閉。所以農民一定要想出一個辦法來,讓自己的養殖場排污合格,盡可能的減少污染物排放。農民可以購買一些排污設備,進行污染物處理。可能設備成本會比較高,但是總比養殖場就此關閉要好的多,以后總會再賺回來的。
做正規養殖,良心養殖
做生意都是要有投資的,養殖行業也不例外。在網上我們時常就能夠看到,一些關于養殖場為了減少投資資金,節約成本不正規,黑心養殖的新聞。具體表現在養殖不科學,產品品質低,不符合要求,其次就是違規操作,使用一些激素或藥物加速動物的成長,縮短生長周期,加速出欄,快速出售。對于這種黑心的,不正規的養殖場國家是堅決抵制的,一經發現馬上就會被查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