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陸曉華)全市生豬穩產保供現場推進會昨天在吳江召開,貫徹國家、省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全市生豬生產、豬肉保供等工作。按照省政府出臺的穩定生豬生產保障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蘇州全市本地生豬出欄量不少于20萬頭;到2022年出欄量不少于50萬頭、本地生豬自給率達到10%,域外自給率達20%,蘇州豬肉整體自給率達到30%。市委副書記朱民出席會議。
會議通報了全市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情況。蘇州是生豬消費大市,目前我市常住人口達到1000多萬,年豬肉消費量達到550萬頭,也就是每天要消耗1.5萬頭。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市鮮豬肉市場供應壓力逐月加大,呈現出“價漲量跌”趨勢。對標先進發達地區,我市的生豬自給能力仍然是短板弱項,豬肉自給率不足10%。今年9月,市政府下發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實施意見》,至目前,全市初步落實了11個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簽訂和對接了一批域外豬肉供應基地。下一步,我市將花大力氣抓好新建生豬養殖基地、域外豬肉供應機制、存量基地復養增欄等重點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保供目標任務。
朱民要求,要守住“穩”的底線,逐步擴大生豬產能,要鞏固生豬養殖規模,推動生豬產業轉型,探索綠色發展路子,完成本地生豬自給率達10%的目標;要拓寬“供”的渠道,確保豬肉價格穩定,要完善市場調控手段,加強域外基地建設,啟動臨時物價補貼機制;要落實“保”的政策,努力提振養殖信心,要保障養殖用地,加大財政扶持,完善扶持政策,強化疫情防控,全力打好生豬穩生產、保供應這場硬仗。
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吳江東之田木農業生態園農牧循環種養基地。該基地的巴馬香豬和翠冠梨兩個產業相互依存、互生共贏,形成農牧生態鏈的良性循環,不僅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而且提高了農產品品質。
副市長蔣來清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