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浙江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協會25周年慶祝大會在杭州舉行,協會130余家會員單位代表及各界嘉賓出席。25年間,協會由創建之初60余家會員組成,企業規模小,市場覆蓋面窄,銷售額僅14億元,發展到如今會員130余家,銷售額120億元,其中上市企業10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4家,60家企業擁有專利591項。
“短短二三十年,行業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企業數量與產品品種猶如雨后春筍,產業蓬勃發展。”浙江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創始人、年過九旬的童永和在會上說,“到了千禧年,這十多年我們稱為‘提振信心時期’,這個階段食品添加劑與配料行業遭受了不少質疑和誤會,打擊了企業家的積極性,整個行業急需提振信心。”如今,浙江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已經進入了“再出發”階段。“現在行業前途光明,有良好的基礎,社會大力支持和倡導大健康產業發展,這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會上,童永和被授予行業建設特殊貢獻獎。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以往是作為食品中的非營養物質,但近年來,食品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劑卻不止于做食物的配角。
“天然色素是非常好的功能因子,早期,我們將這些添加劑原料出口到國外,外國企業提純出活性最強的部分,開發成藥物或保健食品,又銷售回國內。”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系教授馮鳳琴表示,經常被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除了加工作用外,部分還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功能,目前不少食品添加劑的保健功能開發利用已在國內得到重視。目前,食品添加劑單、雙脂肪酸甘油酯應用于動物養殖,起到保健、促生長、替代抗生素及改善肉蛋食品的品質,努力爭取在這一新的研究方向上獲得突破。
馮鳳琴作為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為協會會員提供技術指導,倡導食品添加劑生物活性功能研究挖掘和利用,致力于普及食品添加劑常識,被授予行業建設突出貢獻獎。
“中華化工的香蘭素,獨占世界鰲頭;新昌制藥的天然D-α-維生素E、葉黃素、天然β-胡蘿卜素和輔酶Q10,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同跨國公司同臺競技;新銀象的乳酸鏈球菌素,歷時8年艱苦卓絕的堅守,終于迎來品味甘甜的甜蜜時光;寧波王龍的山梨酸,三分天下有其二;浙江三和的AK糖,在國際官司的勝利聲中名揚八方;富陽富春的分子蒸餾單甘酯,集成工藝技術、裝備技術和工程技術的綜合創新,成為行業人均創利的佼佼者;三禾生物的功能性紅曲,產品質量體系管理首屈一指。”協會現任會長邵斌介紹了多年來浙江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艱辛的國際市場開拓歷程。他指出,正是這種敢想敢干、不畏艱辛、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成就了浙江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事業的蓬勃發展。
25年來,浙江省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不少產品是國內首家生產,同時占據著國內外市場的主要份額。會上,10家企業被協會表彰為2018年度行業出口先進企業,值得關注的是這10家企業出口額均過億。
邵斌表示,多年來協會創新工作方法,搭建起一座五方互通樞紐,開通了行業與政府部門之間、行業與與高校院所之間、行業協會與行業協會之間、行業與應用企業之間、行業與市場之間的聯系,構建了食品添加劑行業與各相關單元有機聯接的生態體系。同時,抱團拓市成協會常態。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大眾對這個行業還有很多誤解,行業得到正確的認識仍需要一個過程。”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盧永福對浙江省食品添加劑與配料生產企業在食品工業的貢獻表示肯定。他提出,食品添加劑與配料行業應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希望大家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也希望企業嚴格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做到產量提升與質量安全兩手抓、兩手硬。行穩才能致遠,盧永福敦促生產經營者不忘初心,共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