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繼續關注兩會代表對生豬政策建言,建議完善獎補制度,對散戶也進行獎補;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政策,擴大生豬保險使用范圍,將肉用豬、仔豬等納入保險范圍,增強養殖戶預期收入信心等等,這些政策如確定并實施,豬價行情疊加政策利好,做好非瘟疫情防范,2020養豬形勢或是最好的年份,一起看看具體詳情,歡迎點擊底部閱讀原文一起探討。
健全和完善生豬養殖獎補制度
婁底市政協委員王文成:我們婁底人都有做臘肉的習慣,特別是逢年過節,還沒到臘八的時候就開始做臘肉了。今年因為豬肉價格太高了,群眾對做臘肉的興趣也少了,這對生活還是有影響的。為了讓老百姓吃到放心的肉、吃到實惠的肉、香噴噴的肉,我建議市政府應該加大儲備肉的投放,同時也要加大跨地域調新鮮豬肉的力度,讓春節期間婁底的老百姓吃到放心的肉,吃到價格便宜的肉。第二個建議是要健全和完善生豬養殖的獎補制度,不僅是對養殖大戶,養豬場、養雞場進行獎補,也要對散戶進行獎補,調動農民養殖的積極性。(來源:紅網 )
擴大生豬保險范圍,讓養殖戶吃下“定心丸”
“實施生豬保險是增加生豬供給、穩定豬肉價格的惠民舉措。我建議擴大生豬保險范圍,讓養殖戶吃下‘定心丸’。”在六盤水市代表團分組審議會上,省人大代表柳光線提建議。
在調研中柳光線發現,當前部分地方生豬保險實施范圍僅限于種豬,不包括肉用豬,對養殖戶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吸引力不強,對維護生豬市場穩定難以起到積極作用。
為此,柳光線建議,認真落實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支持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89號)關于“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政策”的要求,結合全省實際,優化生豬保險政策設計,擴大生豬保險使用范圍,將肉用豬、仔豬等納入保險范圍,增強養殖戶預期收入信心。(來源:多彩貴州網)
加快推進生豬養殖產業轉型升級 滿足群眾正常消費需求
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消費產品,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豬產業是海南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和廣大農村居民產業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海南生豬養殖產業轉型升級,省政協委員吳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吳波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海南加快建設自貿區(港)和建設美麗新海南的新時代新形勢下,海南的生豬產業跟不上時代形勢發展步伐,長期存在生豬產業發展缺乏全省統籌指導性;生豬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水平不高;生豬產業用地難問題突出;畜牧信息化公共服務和支撐體系不夠健全;生豬產業發展獎補政策的范圍和內容需要調整充實完善。
吳波建議,一要出臺全省生豬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對基礎較好的地區,鼓勵其大力發展,在產業政策和產業獎補資金上給予大力傾斜,支持把產業做大做強做優。二要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大力推廣“五帶動全覆蓋”產業聯合體等產業模式,切實解決農村“人畜混居”和農民產業增收等問題。三要大力支持重點地區建設畜禽糞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一批規模大、處理能力強的畜禽糞綜合利用項目,以滿足市縣及周邊市縣的畜禽糞污處理需求。四要調整和優化生豬屠宰廠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