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月21日訊 1月20日,有網友向記者爆料稱,20日下午5點半左右,他在泰安環山路萬吉橋附近發現三只白色的狐貍。
1月21日上午記者趕往現場,在萬吉橋下的石壁上,見到了南北各有一只白色絨毛、尖嘴、長尾,型似狐貍的動物。兩只動物相距約百米,其中北側的一只行走一段距離后便趴在了裸露的巖石上,待記者走近后,立刻警覺抬起頭來,對人的咳嗽聲和對話很警惕。
而南側一只則長時間趴在巖石上,體態比較胖,并沒有狐貍的“狡猾”,看起來沒什么精神,緊閉雙眼,不時用長尾遮擋面部。
從體貌特征來看,兩只“狐貍”同屬一個品種,體表大部分絨毛呈現白灰色。
上午10點左右,景區森林公安趕到現場,其中有經驗的林場工作人員表示,“進入冬季以來山上的食物就已經很有限了,野生狐貍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狐貍膘肥體胖,養殖可能性大,其次狐貍不靈活而且漫無目的地游蕩,不像野生狐貍。" 林場工作人員表示,之前就曾在此處附近發現過類似狐貍的尸體,是養殖戶放生的病狐,從狐貍的情況看,與之前情況類似。
隨由于沒有專業處置工具,森林公安民警一直打電話聯系泰山景區農林部門,希望能派人協調。上午11點半左右,泰山景區農林部門工作人員到場,稱已經協調北集坡一養殖戶及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相關人員到場進行處理。
下午1時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養殖委員會毛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白承海趕到現場,經過其辨認,兩只動物均為家養的北極狐,非野生保護動物。" 這種家養的狐貍沒有野性,因此也喪失了野外捕獵的能力,從目前狀態來看已經處于饑餓狀態,時間久了就會死亡。" 白承海說。
此外,在發現北極狐的西側山坡上還發現了一只籠子,疑似曾經用來圈養狐貍,里面有喝水用的小水杯,以及動物的毛發,專家推斷這可能是放生者來此放生時攜帶的。目前,工作人員已將兩只北極狐帶離,對于網友說的第三只狐貍,目前還沒有找到。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王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8-8883222,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8-6991577,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