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吃點野生菌嘗個鮮,這一吃卻把自己送進了醫院。7月30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人民醫院獲悉,四名市民因吃野生菌中毒入院,經過兩天治療,于7月30日出院。
雨季來臨,也是野生菌類瘋長的季節。每當下雨之后,就有村民到野外采集野生菌類拿來食用,或者在路邊擺攤拿來售賣。7月28日,從外地返回德陽的小丁和邱大爺兩戶人家路過中江縣時,看到有人在售賣野生菌。于是,便停下回程腳步買這些野生菌。
當天中午,兩家人都分別煮下了上午購買的野生菌。食用完不一會兒,身體感覺就不舒服。德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何頂秀說,他們覺得可能睡一下就會好,哪曉得睡醒之后還是沒有得到好轉,于是到了下午5點過才來到醫院就診。
“當時患者表現出的癥狀是精神亢奮,胡言亂語。其中一位患者說全世界所有東西都不在了,只剩下‘1’。而中毒的一位老人則出現頭暈,還有一位老人則出現呼吸衰竭。”何頂秀說,這次中毒與以往的野生菌中毒不同,主要表現在精神型,而以前基本都是上吐下瀉,屬于胃腸型。此外,野生菌中毒還會造成肝損傷,出現溶血,破壞紅細胞。
四名中毒患者來到德陽市人民醫院后,經過大量補液保肝、促進毒素排泄等治療后,癥狀得到好轉,并于今日出院。
何頂秀介紹,蘑菇中毒后的癥狀可分為4種類型:分別為精神型、胃腸型、臟器損害型和溶血型。
胃腸型:潛伏期為30分鐘至6小時,有惡心、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
神經精神型:潛伏期10分鐘至2小時,除胃腸炎癥狀外,尚有流涎、流淚,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等。
溶血型:潛伏期為6至12小時,可出現急性貧血、黃疸、肝脾腫大。
臟器損害型:潛伏期10至24小時,臨床上分潛伏期、胃腸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和恢復期。應特別注意假愈期,此時病人無任何癥狀,但毒素正向肝腎內臟侵犯,病情惡化較快,可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