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彭東海 )校園食品安全是黨和政府關心的重點,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也是各類媒體關注的焦點。2018年以來,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如何破解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這個難題,按照全面調研、局部試點、逐步推開、審慎推進的步驟原則,在宜春全市范圍內探索推行了校園食品安全家長義務監督工作。目前,宜春市共有1453所學校開展了校園食品安全家長義務監督工作,7275名家長擔任了義務監督員,覆蓋了90%以上設立食堂的中小學校和70%以上的幼兒園。
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市家長義務監督員開展義務監督14000人次,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和頻次顯著增強。目前,全市發出校園食品安全責令整改通知書311份,校園食品安全監管質量明顯提升。
強化引導,打造可靠食安宣傳隊。一是培塑義務監督員的公信力。積極組織家長義務監督員參與日常監管,對校園食材檢驗等進行現場檢查,使家長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的認知更加客觀準確。二是保證義務監督員的約束力。切實發揮好義務監督員對校園食品安全的積極作用,盡可能減少和控制負面影響。三是發揮義務監督員的影響力。義務監督員用他們的言行,真實反映了學校食品安全狀況,積極引導家長群體和媒體對學校食品安全的認識。
親情呵護,織牢校園食品安全網。一是以親情為動力源。立足家長義務監督員與學生的血脈親情,充分激發他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情懷,以對孩子們健康成長負責的態度,帶著感情、帶著愛心,積極協助學校做好環境衛生監督、食品質量把關等力所能及的食品安全工作,有效彌補了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力量的不足。二是以可行為主抓手。與學校共同研究制定了家長義務監督員督查登記表。指導學校將義務監督員合理分組、分期、分工,既保證學校食品安全監督全方位、全時空,又能合理分擔義務監督員的任務量,讓他們不至于擔了義務誤了家務。
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永遠在路上。宜春市在遵循 “四個最嚴”的同時,持續推動落實校園食品安全家長義務監督工作,以負責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創新的舉措,與學校、家長及社會各界一道,共同呵護校園食品安全,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