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煙臺海關開辟“綠色通道”迎來3941頭種牛 曲衍霖/攝
8月19日,一艘滿載3941頭澳大利亞種牛的貨輪抵達煙臺港,為確保該批種??焖俎k理通關驗放,減少動物應激等不良反映,提高成活率,煙臺海關主動與企業對接,提前制定工作方案,開辟活體動物通關“綠色通道”,保證了引種工作的順利進行。
據了解,這批種牛主要為荷斯坦和西門塔爾兩個品種,引進后將作為優良品種進行種群繁育,對改良中國現有牛種群遺傳性狀、擴大優質種群、豐富牛種基因資源等都具有積極意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要求,種牛類動物入境時要實施嚴格的檢驗檢疫,并需要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確認無威脅我國動物及人類健康安全疾病后,方可推廣使用。為保證本次引種工作圓滿完成,煙臺海關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制定了詳細的引種檢驗檢疫工作方案。
當天凌晨6:30分,煙臺海關登輪檢疫組的關員們即乘拖輪趕往外錨地,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檢疫疫病名錄》實施登輪檢疫,核對動物種類、品種、數量、健康狀況。在確認整輪種牛無我國《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中規定的禁止入境有關疾病,種牛狀態良好,貨證相符后,準予入境。此前6小時,檢疫人員已經在船舶靠岸前完成碼頭陸地等消毒工作,并在船舶靠泊泊位劃定動物接卸警示區,布設警戒帶及防止種牛逃逸的設施。
當天下午3:10分,輪船靠泊卸載,卸載檢疫組的關員們各就各位,繼續做好檢疫、查驗工作,禁止無關人員接近種牛和裝載車輛,確保與種牛接觸人員得到有效防護,保證卸貨車輛順利完成裝卸,即裝即走。經過近18個小時的連續工作,3941頭種牛順利完成卸載,并經指定隔離路線運至煙臺市進口種牛指定隔離場。此后,該批種牛將由檢驗檢疫駐場獸醫實施24小時檢疫監管,進入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期
隔離檢疫期間,按照中國與澳大利亞奶牛引種協議的有關要求要求,煙臺海關將對該批種牛進行逐頭采血,并進行牛副結核病、牛病毒性腹瀉、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等疾病的實驗室診斷和檢測,對檢出陽性結果的牛只進行淘汰。隔離檢疫結束后,該批種牛將作為優良品種用于改良中國現有牛種群遺傳性狀、擴大優質種群、豐富牛種基因資源,助推國內畜牧業的良性發展。(李倩倩 刁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