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8月30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調味品、飲料、酒類、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糕點和食用農產品共495批次,抽檢合格樣品488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 其中,調味品不合格5批次;飲料不合格2批次。
不合格食品中,有4批次食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包括2批次飲料和2批次調味品。分別為涇川縣南星綜合超市銷售的標稱焦作市眾幫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生菌發酵復合芒果汁飲料、益生菌發酵復合獼猴桃果汁飲料;涇川縣新家福樂購物超市銷售的標稱平涼市景興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態米香醋,(同時檢出總酸(以乙酸計)不達標);臨夏市百盛超市團結北路分店銷售的標稱甘肅義順蓮花山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隴寶醋(釀造食醋)。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外,還有3批次調味品檢出不合格,分別為甘肅客都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臨夏占林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精品老抽王(釀造醬油),氨基酸態氮(以氮計)不達標;涇川星鼎購物有限責任公司東大街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平涼市景興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醋,總酸(以乙酸計)不達標;涇川縣金紅商店銷售的標稱平涼市洪源醬醋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白醬油,氨基酸態氮(以氮計)不達標,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超標。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一種防腐保鮮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食醋中總酸雖然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但作為食醋中的一項主要指標,也是體現產品質量的重要標志,是控制產品從原料、工藝等方面是否規范的依據。
氨基酸態氮是醬油的特征性品質指標之一。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越好,鮮味越濃。氨基酸態氮不合格,主要影響的是醬油產品的風味。氨基酸態氮含量不達標,可能是產品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未達到要求發酵的時間;也有可能是產品配方缺陷的問題;還可能是釀造醬油產品本身等級較低,企業為增加銷量違規標注高等級等(釀造醬油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還有可能存在個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降低成本而故意摻假的問題。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所在地臨夏州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經營單位所在地慶陽市、平涼市、臨夏州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并依法予以查處。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7批次不合格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甘市監通告〔2019〕第15期總第29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