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劉國良 記者連待待 戴正聰) 9月9日下午,杭州余杭區網絡市場監督與服務示范區創建現場會在良渚召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副司長劉家明、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雪林、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局網監負責人、全國大型平臺所在地跨區域協作代表,杭州市等浙江省各地市市場監管局、余杭區政府、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及其他共建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全省10家示范區創建單位代表以及電商平臺代表、網商協會、跨境電商代表、電商園區代表、電商代表等數150余人參加此次大會。
余杭區網絡市場監督與服務示范區創建現場會以“勇立潮頭 啟航未來”為主題,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總局高度肯定余杭區網絡市場監督與服務示范區創建工作,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雪林為余杭區創建網絡監管與服務示范區授牌。
會議舉行了全國大型平臺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跨區域協作聯盟倡議簽約儀式,杭州余杭區、濱江區、西湖區、江干區、上海長寧區、普陀區、嘉定區、廣東荔灣區、南京市玄武區及義烏市共十家全國大型平臺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共同簽約跨區域協作聯盟倡議,這是全國首個網絡市場監管領域的跨區域協作聯盟,將進一步推進網絡市場監管跨區域協作,有力推動全國網絡市場的協同監管工作。
據統計,余杭目前擁有平臺型電商21家,企業自建網站5743家,各類平臺內網店約11萬家,網絡經濟發展強勁。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地,以及全國最大的淘寶、天貓電商平臺的入駐地,在網絡交易市場監管方面一直是全國的先行者,2018年,余杭區立足于完善的網絡經濟產業基礎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探索多元治理模式,涌現了不少創新特色和工作成果,“余杭樣板”成為全國示范。
以“改革”為推手,激發市場發展活力,全面優化網絡經濟營商環境。余杭以政府自身改革為推動,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無差別全科受理”,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形成一套集信息公開、網上辦事、聯動監管、精準服務于一體的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圍繞網絡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加大政策投放和扶持力度,先后制定出臺“電子商務新政十條”、“全域創新66條”等政策,深化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出60條151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全面優化網絡經濟營商環境。
以“創新”為核心,運用互聯網技術力量,探索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監管模式。余杭是全國“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平臺”唯一試點單位,在省市場監管局的組織牽頭下,該平臺經過60多輪的測試和優化,實現了我國互聯網違法行為的全程網絡化辦理。與此同時,在2018年3月開發啟用全國首個“網絡消費投訴在線調解平臺”,融入多元矛盾化解模式,大幅提升了調解工作效能,真正做到“海量投訴糾紛在線即解”。在現場會的展區部分,通過對兩大互聯網監管執法平臺的全方位演示,網絡市場監管“余杭樣板”淋漓展現。
以“協同”為指引,推進信息互通互享,共筑跨區域網絡市場監管協同網絡。2018年,杭州余杭“跨區域網絡市場協同監管”工作入選全國28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成為杭州市唯一入選典型。在過去兩年中,余杭區市場監管局主動與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接,共同編織起一張覆蓋全國的網絡市場監管網絡,今天全國大型平臺所在地監管部門跨區域協作聯盟的成立,是網絡市場監管網絡全國覆蓋的一個里程碑事件,同時也將成為全國網絡監管新政策、新模式的策源地。
“示范區創建作為一項全新工程,承擔著為網絡市場監管探路子的重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副司長劉家明在會議上表示,示范區的創建對一個地方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通過示范區創建,地方各級政府對網絡市場監管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顯著提高,主動將網絡市場監管工作融到當地經濟發展大局之中,網監工作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各示范區創建地出臺了一批優惠政策、支持措施,從網絡設施、數據中心、公共平臺等方面完善了網絡市場發展的配套設施,構建了網絡市場的良好生態;激發了創建地原有網絡市場主體的活力,有力地活躍了當地網絡經濟,帶動創業就業,提升了網絡經濟的加速度。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雪林在會議上對余杭順利完成“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平臺全國首個試點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部署了“市場監管互聯網執法辦案平臺”在全省范圍內的應用與推廣工作。并要求余杭要抓住試點的有利契機,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升完善,為各地提供建設應用藍本。張雪林還表示,建設網絡市場監督與服務示范區就是要提升網絡經濟監管和服務整體水平,形成一套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建立成熟的網絡市場集聚發展模式,以推動技術革新,提升“新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
余杭,自電子商務初露端倪以來早早搶占先機,成為網絡經濟的“先行區”,同時在網絡市場監管領域余杭求索不止,創新不斷。業內人士表示,乘著示范區建設的東風,余杭將務實探索,勇辟新路,加強協作,有望成為網絡市場監管的“領跑者”,為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