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何堅持改革創新,善作善成,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從經驗治理向科學治理轉變、從結果治理向過程治理轉變、從危機治理向問題治理轉變、從應對治理向預防治理轉變,成為市場監管部門研究的課題。
機構改革后,老河口市市場監管局整合了6個部門的相關職責,職能不斷增強,隊伍不斷壯大。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我們立足實際,以保障食品安全為總目標,以習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為指針,以貫徹落實總局提出的“四有兩責”要求為抓手,扎實推進《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的宣傳與實施,保障群眾飲食安全。
重視宣傳培訓 營造良好氛圍
食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負總責。我局與市委、市政府考核牽頭單位對接,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指標,推動形成重視食品安全依法治理的政績導向,促使各鄉鎮辦把基層監管機構建設、經費保障、監管能力等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為了增強食品從業人員遵紀守法意識,《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實施以來,我局在全市范圍組織召開食品安全培訓會5場,參會人次達800多人。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僅有食品藥品監督協管員、信息員、網格員,還包括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食品經營業主、餐飲服務單位業主、流動廚師等。
我們推行舉案說法和道德講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形式,每期確定一個主題,圍繞經典案例組織經營者學習《食品安全法》《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等法律法規。作為襄陽7個縣市區中唯一一個縣級局,我局還在電視臺開辦《食藥安全在身邊》欄目,設《監管動態》《紅黑榜》《食藥安全之窗》《食藥安全大講堂》和《食藥安全警示》《人物風采》等子欄目,宣傳有關小作坊、小副食、小餐飲監管動態、食品安全消費警示等,社會反響良好。
為了讓企業增強主體責任意識,積極投身食品安全生產和宣傳工作,我們在御豪食品有限公司設立食品科普宣傳基地,設立展臺、檢測臺,宣傳企業文化和食品文化,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營造人人關心、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加強能力建設 打造專業隊伍
如何培訓好、管理好食品生產經營者,確保履責到位?能力建設顯得十分迫切。為此,我局多措并舉,強化隊伍能力建設。一是先后派出12批60余人(次)稽查骨干到省內外學習,通過現場觀摩、交流研討和實戰演練等方式,提高稽查辦案能力。二是全面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快速檢測,實現食品質量初步篩查和查堵食品安全風險“兩同時”。經多次討論、研究,我們率先在全省出臺《快速檢測管理規定》《快速檢測后處理管理規定》,全面規范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工作,省局將此做法在全省推廣。
《湖北省食品安全條例》實施以來,我局牢固樹立“以案件領銜、靠案件支撐、用案件說話”的工作理念,大力開展“稽查辦案”活動,查辦了一批案值大,跨區域、影響面廣的案件。
發揮示范作用 引導業態升級
“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俗稱“三小”,我市“三小”數量眾多,方便了人們群眾生活,對促進就業創業起到積極作用。然而,由于其生產經營條件簡單、質量安全控制水平低,食品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為此,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我們從產品類型、生產經營狀況、是否包裝銷售等方面入手,對小作坊、小餐飲基本情況進行排查,掌握風險點,為220家食品小作坊、1000余家小餐飲建立了監管檔案。針對小作坊、小餐飲持證經營率低、原材料進貨渠道不規范、從業人員健康情況不清、經營場所衛生條件臟亂差等問題,除了持續開展整規行動之外,我們還采取以“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小作坊、小餐飲進行整改,對積極升級改造的小作坊、小餐飲設立專項資金進行獎勵,這一做法在全省食品生產監管現場會上成為典型進行經驗交流。同時,我們狠抓對食品經營企業的宣傳教育,不定期地采取集中召集、上門服務、專題學習等方式,就《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轄區食品經營主體進行宣傳教育。目前,全市小餐飲持證經營率達90%以上。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黃海濤,如此說。(黃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