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面對市場上存在的虛假廣告屢禁不止、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種種保健品行業亂象,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刻認識到根除 “亂象”頑疾貴在持續發力,做好長效監管,打好持久戰。截至目前,臨安區保健品類投訴較去年同期下降30%,保健品市場亂象有效遏制。
一、編織監管網絡,健全長效機制
保健品行業呈現向鄉鎮農村轉移,向普通食品轉移,向會議營銷轉移。對此,臨安局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持續發力,形成內外“一盤棋”的高壓監管態勢。一是思想重視不放松。將“保健品市場亂象整治”列為2019年度重點工作,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總指揮、分管領導抓落實、稽查與科所協同作業的工作機制,制定保健品行動方案,有效結合“保健”市場亂象整治與農村食品打假治劣工作。二是建立機制不放松。健全“三全三化”安全監管機制,以例會的形勢分析、歸因和總結每月保健品市場安全,對發現的問題形成“一張清單”,結合亂象整治排名賦分辦法,查漏補缺,堵塞監管漏洞。三是緊盯質量不放松。創新運用“食品安全監管云平臺”,加強食品生產企業源頭智慧監管,有效提升保健食品產品質量。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抽檢工作,對市面上流通的保健食品累計抽檢50批次,守牢保健食品質量底線。四是動態監測不放松。全面強化廣告、傳媒制作發布前跟蹤指導,加大線上、線下廣告監測力度。依托“杭州市廣告監管服務平臺”等網絡監管手段,對《今日臨安》、樂活廣播等重點媒介加強監管,持續優化技術應用,定時查看違法線索,從而實現“以網管網”,有效加強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產品的巡查力度。
二、嚴懲違法行為,實現精準打擊
臨安局多措并舉,嚴查虛假宣傳、標簽不符、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保健品違法行為,全面提升執法力度。一是監督巡查力量下沉。8個市場監管所劃分26個責任區域,通過執法人員明察暗訪、網格員巡查、群眾投訴舉報等多種方式收集保健食品宣傳單頁、會銷講座錄音錄像、保健食品經營單位室內外廣告等相關證據資料,拉網排查,摸清全區保健會銷情況。二是投訴舉報線索上提。深化保健品投訴舉報線索反饋機制,交辦線索上提一級,由分管領導牽頭,稽查大隊統籌分工,組織指導轄區所查處,確保每件保健品相關案件有效處置,案件證據有效固定。三是違法犯罪嚴處重罰。全面做好與公安、檢察院、通信管理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推進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聯合辦案機制,做好行刑銜接,加大涉刑案件移送力度。2019年以來臨安局立案25起,結案21起,涉案貨值310.95萬元,罰沒307.73萬元,移送公安2起,移送公安3人(2人刑拘,1人取保候審)。四是整改落實長效跟蹤。保健品市場“亂象”極易死灰復燃,為了確保處罰有效,整治到位。臨安局在案件查處后期不定時、不間斷的開展跟蹤巡查,完善落實查處工作閉環,實現標本兼治。以上半年查處紅瑞樂邦系列案件為例,6家門店目前已注銷2家、自行歇業1家、3家更改銷售模式為超市門店。
三、引導社會參與,形成社會共識
“食品安全大于天”,為牢固樹立群眾健康保健意識,臨安局積極探索宣傳新思路,凝聚各界力量,構建社會共治良好格局。一是以案釋法,震懾保健行業。行政約談4家保健品生產企業及244家經營單位,對臨安區保健品案件進行講解,以案釋法,強調保健食品規范經營知識,形成極大震懾作用,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保健品行業生產經營主體守法經營、誠信經營意識,營造共同監督的良好輿論氛圍。二是借勢用勢,強化有效引導。對發現的非法會銷行為,及時叫停宣講活動,并將事先準備好的教育宣傳視頻播放給現場老人觀看,揭露食品保健品欺詐與虛假宣傳的形式和危害,“借勢用力”把違法場所變成提升老年人意識的現場宣傳場所。三是鞏固意識,打造宣傳陣地。進一步擴大“五進”活動宣傳聲勢效應,以社區、廣場、農村文化禮堂等老年人集聚場所為重點,依托老干部局、老齡辦等老年人管理服務機構,舉辦面向老年人的科普知識講座,圍繞“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物”的核心理念,發放3000余份宣傳手冊、海報等宣傳資料。四是營造氛圍,筑牢健康防線。充分利用媒體、廣播、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在全區各住宅區300臺電梯的LED廣告屏內投放保健品防騙的宣傳廣告,加強群眾對“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監督意識、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正面引導青年大眾成為規勸家里老年人不輕信上當的“志愿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