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秋雨綿綿。10月21日,筆者來到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棣棠鄉四坪村便民服務中心,旁邊成片的瓜蔞吸引了眼球。遠遠望去,只見一個個橢圓形或球形的瓜蔞在雨水的洗禮下,綠意更濃,煞是可愛。“這是村里的瓜蔞基地,今年長勢不錯,農戶增收有望。”看著長勢良好的瓜蔞,四坪村委會主任丁剛福不由感慨道。
產業越來越興旺了
丁剛福口中的瓜蔞基地,共有130余畝,是四坪村為實現“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由村干部帶頭種植的中藥材。
“農戶以土地折價入股,年底能拿到一筆不小的分紅,同時,還可以選擇在瓜蔞基地務工,賺取務工費。”72歲的徐吉華就是在瓜蔞基地務工的工人之一。
瓜蔞基地?李亞軍/攝
?
徐吉華是村里的貧困戶,獨自撫養年幼的孫女,生活很是艱難。“年紀大了,又沒有收入來源,就靠在家種點莊稼維持生計。”提起以前的生活,徐吉華無比心酸。但現在,他成了家里賺錢的一把好手。
“在瓜蔞基地務工,一天能拿到90元的工資,加上午餐補貼,能有100元,要不是村里照顧我,我年紀這么大了,到哪兒去找這么好的差事。”徐吉華坦言道。今年四五月份,徐吉華在基地務工,拿到了1800元的工資。
在四坪村,和徐吉華一樣在瓜蔞基地務工的村民不少,據丁剛福介紹,瓜蔞基地帶動了全村67戶貧困戶實現增收。
“看這長勢,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畝產值能達到3500元到4000元之間。”丁剛福說,“馬上就要采果了,目前正在和兩個廠家接洽,銷路不成問題。”
同時,今年4月,四坪村成立了彭水汲眾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退耕還林為契機,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模式發展了2090畝五倍子。
“農戶以土地入股,前五年每年能拿到100元的入股費,投產后產生的效益按農戶、村集體4:6的比例分紅,還可以在基地務工賺取務工費。”丁剛福算了一筆賬,發展五倍子帶動全村58戶127人實現就業,每天100元的務工費,截至目前,共為村民發放工資97400余元。
栽種五倍子之后,村里還有了中蜂養殖這一衍生產業。“五倍子蜂蜜品質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目前全村有2戶養蜂大戶,39戶散戶。”瓜蔞、五倍子、中蜂……四坪村的產業是越來越興旺了。
精氣神越來越好了
來到貧困戶郭軍棋的家,妻子陳代書正在打掃屋子。“新房子住起就是安逸,我也要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住起來更舒服。”
陳代書家以前住的木房子,瓦片碎了,每到下雨天,陳代書就忙著拿盆子到房間接住漏下的雨水。“連屋子里面都是泥巴地,下雨了在家里都擔心摔倒。”說起以前的居住環境,陳代書皺緊了眉頭。通過D級危房改造,陳代書家終于住上了磚瓦結構的新房子。“多虧了黨的好政策,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精氣神越來越好了,我晚上睡覺都踏實了。”
村干部與村民談心?李亞軍/攝
?
現在,陳代書不僅有了新房子,她還有了新工作。“村里照顧我,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主要負責公路的環保衛生,這份工作減輕了家里的負擔,我會好好干。”說起現在的生活,陳代書眉眼間都是笑意。
73歲的貧困戶趙云碧現在的精氣神也是越來越好了,她說道:“我家的不安全住房整治了,院壩、人行便道、室內都硬化了,廚房也改了,廁所也改了,我還有啥子擔心的喲。”
據了解,2016年以來,四坪村C級危房改造46戶,2017年以來,D級危房改造27戶,“三改兩硬化”同步開展,村民的居住環境改善了,精氣神也越來越好了。
滿意度越來越高了
提高群眾滿意度一直是四坪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的工作目標。
“通過大走訪大排查,我們發現,村民需求最強烈的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尤其是路和水。”丁剛福說。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終于,四坪村公路硬化23.44公里工程在今年全面啟動。“目前已經完成2.3公里公路硬化,按這個進度,排除天氣原因,今年年底是能夠完成的。”丁剛福說,工程完工后,組通暢率能達到90%以上,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同時,為解決群眾吃水難題,四坪村新建水池33口,取水口17個,自來水流向了每家每戶。“以前水池蓄不住水,村里常常處于缺水狀態,都是挑水吃。”村民徐中平說,現在水池修好了,公路也要修到家門口了,我對如今的生活是越來越滿意了。
如今,在四坪村,只要一提起駐村工作隊和村組干部,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目前我們正在全面落實水池管護制度,優化水源,讓村民徹底告別以前挑水吃的歷史,讓群眾滿意度越來越高。”丁剛福信心滿滿地說。(楊元忠 李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