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暑假,帶他過來接觸大自然,體驗采摘的樂趣。”7月26日,一位前來新苑陽光農業休閑旅游基地(以下簡稱“新苑陽光”)采摘的游客說,這里非常適合帶孩子來,邊玩邊學,還能了解很多水果、蔬菜的知識。
親子活動,體驗采摘樂趣。 記者 滕雪葉 攝
新苑陽光位于廊坊市永清縣張遷務村,遠遠望去,一座座玻璃房、一棟棟溫室大棚、一片片果樹……別有一番田園景色。“2017年,基地依托農業產業基礎重點打造農業休閑旅游,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0萬元,今年以來舉辦三次大型主題活動,累計接待游客2萬人次。”廊坊新苗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運營副經理馬珊珊說,近兩年,新苑陽光以果蔬產業為抓手,切實把現代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按照“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化”發展要求,大力開展觀光農業基地建設,并針對不同群體打造生態體驗、養生休閑、特色種植養殖、文化節慶活動、科普教育、會議培訓、特色產品七大類旅游資源。以果蔬為“媒”,以活動會友,不斷擴大農業旅游的影響力,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餐飲、住宿是休閑農業的基本構成要素。基地為游客提供了生態小火鍋、燒烤、各式炒菜、面點等,從食材、調料、做法、容器、飲食環境、飲食文化傳承等各方面打造不一樣的健康飲食新體驗,品“地產地銷”特色美食,滿足味覺享受。林下的帳篷營地、田園野趣的“五間房”、復古民風的“八間房”,具有農業特色元素的住宿環境,為游客帶來身體和心靈的放松與享受。
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游客滿意度,基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從道路、供水設施、停車場、公廁、農事景觀觀光道路等基礎服務設施入手。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形式建設停車場,打造綠化率為20%的生態停車場。設置生態景觀步道,將園區的生產加工、物流倉儲、現代科技展示中心、育苗連棟溫室、設施生產區、水系景觀風景區、生態觀光體驗區等主要項目串聯起來,綠道沿線以花、果、林、田、水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田園生態景觀為主。同時,配合停車場及景觀節點進行公廁布設,固定式公廁6處,移動公廁根據游客數量進行移動,保證游客使用方便。切實改善休閑農業基地的種養條件,實現特色農業加速發展,環境凈化美化和休閑服務能力同步提升。
馬珊珊向記者介紹,園區種植采用現代高科技智能灌溉系統,有無土栽培、陽臺栽培,先進的種植條件和技術吸引了眾多學生和企事業單位前來參觀學習。融創地產、國家電網等企業定期組織員工來基地進行會議拓展。同時,基地結合安全食材、果蔬采摘、兒童農業科普知識開展主題豐富的娛樂活動,以參與性、趣味性、娛樂性強受到不少少兒教育機構的青睞。龍邸幼兒園、美梯少兒英語等幼兒園及培訓機構經常組織小朋友們前來采摘、磨豆漿,品嘗食材原始味道;陶藝上色,啟發孩子豐富想象力……
“農旅結合是一種創新發展模式,以產業融合為突破,實現文化、農業等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開拓新的領域,擴大發展空間。”馬珊珊說,接下來,我們會深入推進農旅融合,將文化、農耕元素與產品進行有機結合,打造出有特點、有特色的旅游產品。以點帶面、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旅游示范基地,發展集農業種植、特色養殖、親子活動、健康運動、農耕文化、科普教育、研學等于一體的農業旅游。(滕雪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