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市長薛占海在今天(22日)召開的陜西省“奮力追趕超越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布會上說,去年延安通過蘋果產業后整理,帶動蘋果產值增加18億元,果農人均增收2510元,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厚實的產業基礎。
薛占海說,蘋果產業后整理就是分級分選、冷藏冷鏈、精深加工、品牌營銷。他舉例說,比如一斤有兩個蘋果,過去一斤蘋果賣三塊錢,通過后整理,一個蘋果賣三塊錢。通過蘋果后整理,破解農產品優質不優價,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讓農民在全產業鏈上增收。兩年多來,延安出思路、定政策、創機制,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累計建成智能選果線64條、冷氣庫109萬噸,將來要建成100條智能選果線、200萬噸冷氣庫。
延安把蘋果產業后整理作為脫貧攻堅最大的民生工程,出臺了《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果業強市意見》《2018-2020年蘋果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和《持續推進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措施》,對新購置的智能選果線按30%比例補貼,新建冷氣庫每1000噸獎補35萬元,對參與后整理的企業、合作社優先項目立項、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充分運用政策杠桿,調動企業、果農參與后整理的積極性。去年財政扶持將近1億,撬動了市場資本近8億,為蘋果產業后整理注入了活力。
延安堅持引進和培育并舉,對外通過精準招商引進大企業集團,一企一策、提升實力,發揮引領作用;對內通過企業帶辦、能人領辦、農戶聯辦培育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序對接。堅持走品牌強農之路,集中打造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制定“延安蘋果、洛川蘋果”標準綜合體,啟動建設延安蘋果大數據平臺和二維碼貼標全產業鏈質量追溯體系。目前“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品牌授權企業、合作社達到427家。
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探索聯農帶戶利益共享機制,一方面采取規模流轉、農地入股、托管聯營等形式,解決要素分散、效益低下問題,持續提升產業規?;潭?。陜西果業延安集團通過“果園托管”、“股份合作”模式,建成高標準基地8.6萬畝,智能選果線16條,冷氣庫5萬噸。另一方面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組織農戶全程參與生產、管理、銷售,富縣綠平果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方式帶動2000多戶果農實現產銷對接,出口創匯7600多萬元。拓展金融支持渠道,豐富金融產品,擴大信貸投放,積極探索推進蘋果上分選線保險、蘋果“銀行+期貨+保險”等試點,今年期貨+保險試點2萬畝、3萬噸,6家企業注冊了期貨交割倉庫,有效規避和降低了產業風險。